其他人聞言也不禁心情暗淡沮喪。
“那奸黨是從何處販糧?”某位老成持重的官員問道。
“據我推測,就在華州、石州。”有人開口著。
其余人紛紛望了過來,凝神傾聽,生怕會錯過什么。
而且作為他們圈子的中堅力量,表現一直可圈可點,有目共睹的。
“這兩地離唐國近且運送方便,尤其是奸黨大本營,被他們經營多年,鐵桶一塊水潑不進針扎不透,上下皆是奸黨陣營。只是尚未追查到這糧草最終運往哪里,難道真的只是不法商人在倒賣糧食抬高價格而已?”
陷入了深深的疑慮。
“眾所周知,唐主昏庸,好美色。也是奸臣當道,此事背后恐怕跟他們關系不大。”
唐國那位皇帝啊,名聲更加不好,幾人都從來沒想過進行比較。
自家的再不堪可那也是他們的皇帝,只能覲見進諫,上書再上書了,甚至死諫都在所不惜。
他們苦讀多年,學有所成,一身知識賣與帝王家。
也是想輔佐君王,功成名就。
可惜就是,只能感嘆生不逢時。
唐國,無緣無故要買他們糧草做什么?
自己不夠吃還是為什么。
平常這種情況,只會懷疑又有奸商哄抬糧價。
“我已經派人繼續追查,可是兩州之地,勢力錯綜復雜,奸黨把據,恐怕很難捉到證據。”那人又道。
“既然知道糧草從哪里運出,為何不直接突襲兩州。”有人建議道。“糧倉空虛,定能捉他們現行。”
“奸黨必然虛報賬目,做假賬。而且在那邊辦案定會遭遇重重阻撓,恐怕他們也會銷毀證據。若是如此,我們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擊得手!”那人又說道。“必須找到機會說服陛下委派欽差,明巡州府,暗查軍糧。請賜王命旗牌,執生殺大權,便可將他們就地正法!”
這話出來,眾人仿佛頓時熱血沸騰。
多少年了,還有這等少年意氣尚存啊。
匡扶朝政,立下不世之功,多少人夢寐以求。
“可是想見陛下一面談何容易,又得跟他陳清利弊……”
“今日陛下幾番面見大總管了,宮中恐怕發生了什么事情。”有人突然想了起來,提醒道。
這可要是在以前,連送飯的都不讓進去了。
還是幾位總管生怕他們主子餓死,修道修的壽終正寢了,每天晚上后半夜偷偷進去查看情況。
像今天這種,連續召見多次宦官,真是罕見的情況。
“恐怕又與王川有關。”有人不禁苦惱道。
“怎么又是他。”
現在對于他們是個談及心煩的名字,老是過不去一般。
好像有了這樣的壞人、外人進來爭寵,讓他們心生妒忌了。
“不!我們能否面見陛下,此中關鍵就在王川身上。”有人提醒道。
這話一出其他人紛紛恍然大悟。
正要開口。
“他來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有人突然驚道,抬頭望向某個方向。
那張方正剛遒的臉,卻是鐘介。
“怎么了?”同伴皆是吃驚,見他如此,如同面臨大敵一般。
“你們在此地等候。”
鐘介吩咐了一句便連忙出去了。
夫人聽聞女兒帶了朋友過來,自己出來接待了。
王川他們才進了廳門,鐘介已經快步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