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欲繼續爭下去,但天子卻讓人敲了磬。
咚咚聲響,讓坐在劉詢一旁,已經打瞌睡的皇太子劉去疾一下子驚醒過來,這才發覺氣氛不太對,大臣們為何如此嚴肅?
他不知道這是蕭望之一句誅心之言惹得事,還有些怯怯,覺得自己給父皇丟了臉。
天子卻只是一笑,示意今日到此為止:“三家異同,朕知矣,至于孰優孰劣,究竟哪家更合圣人本意,待明日與諸卿議過再定!”
群臣應諾,紛紛起身,而劉更生則走向任弘,有些抱歉:“夫子,我……”
“你勝了。”任弘拍著他:“將蕭望之逼得說出那句話,便是你贏了。”
“石渠閣內勝負已分,至于石渠閣外的事。”
任弘指了指自己,笑道:“交給為師!”
……
而另一邊,石渠閣散場后,回太常寺的路上,蕭望之等人憂心忡忡:“如今看來,公羊興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阻止左傳一派坐大。一旦任弘之說大興,諸儒從其說,大漢恐將走上功利開邊之路,再難回頭。”
榖梁理想中的大漢是克己復禮,眼睛向內審視的,而任弘規劃中的大漢,則是目光向外,手隨時放在刀劍上的,很難說天子會選誰,若是滿足于長治久安,自是前者,若是騏驥做更大的功業,便是后者。
蕭望之又將儒冠取下來,無奈地揉在手中:“可那劉更生雖是孺子,卻著實難以對付。”
他號稱五經名儒,可對上劉更生竟占不了上風,不管是引經據典還是詰難,這個十七歲的少年扛下了十余人的車輪戰,劉宗正的次子竟是位天才,只恨劉更生沒學榖梁。
“長倩勿慮也。”
魏相謹慎,見蕭望之身邊還有個匡衡緊緊跟著,遂故意將他支開,而后對蕭望之低聲耳語道:“這石渠閣之會,勝負不在場上,而在天子一念之差。”
“次翁的意思是……”
“今日榖梁不一定贏。”魏相信心滿滿:“但左傳,一定會輸!他們成也西安侯,全靠了任弘扶持散播方有今日威風,但敗也西安侯!”
“信我一句話,只要任弘還在一日,天子,便絕不可能讓左傳大興!”
……
PS:講完課回來了,感覺良好。
今天只有一個大章,七月份欠下三章,慢慢再補,完本前肯定能補完(斜眼),大概還有二十多萬字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