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名毫無異議:“大司馬、車騎將軍、水衡都尉、營平景侯趙充國!”
這位老將軍,出生的時間是馬邑之圍前后,卻直到三年前才逝世,他這一生,見證了整個大漢興盛、中衰、再到中興的歷史,最后這十多年,更儼然大漢守護神,西羌再叛、扶余之役,都從容調兵遣將。
而畫上的,正是趙充國這一生最高能的瞬間:三箭定天山!老將軍須發賁張,手操大黃弩連續射死三名匈奴射雕者——藝術加工,藝術加工。
劉詢對趙老將軍十分欽佩,他逝世后,還讓蜀郡來的辭臣王褒給趙充國作了頌:
“營平守節,屢奏封章。料敵制勝,威謀靡亢。
遂克西戎,還師于京。鬼方賓服,罔有不庭。
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詩人歌功,乃列于雅。
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后。”
這是將趙充國比喻成周宣王中興時的名臣方叔、召虎了!
凡十八人,皆有功德,知名當世,是以表而揚之,明著中興輔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但剩下第一、第二倆人,其功勞,已經超越了“勞”“功”的概念,皆是以德立宗廟定社稷,以開太平世的“勛臣”!
他們一個代表了過去:畫上之人身著卿相服,身材矮小,疏眉目,畫的是他奪廢帝玉璽的那一幕,正是大司馬、大將軍、博陸宣成侯霍氏。
另一位代表了未來:畫的不是中年后贅肉增生油膩之狀,而是年輕驍勇的少年之時,穿著白虎紋明光鎧,牽著一匹赤馬,仗劍而望,那名馬旁還注著:“蘿卜”。
恰是此時身在埃及的大司馬、驃騎將軍西安侯任弘。
“皆不世出之人,就算將汝二位放在高惠文景,甚至是孝武之世,恐怕亦是數一數二罷?卻都讓朕遇上了,何其幸哉!”
一路來未有絲毫遲疑的劉詢,卻在這陷入了停頓,面露思索。
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
PS:明天大結局,正文最后一章。
這次番外會安排上的,周更。
另外推薦純潔滴小龍的“歷史”《魔臨》,正是好看的時候,更新也快,可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