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大概一年的時間里,張天是在網吧和街頭閑逛之中渡過的,終日無所事事。不過這種生活也很快讓張天有些厭煩了。同自己當初的夢境相比,不論是小說還是游戲似乎都顯得那樣膚淺,并不在能夠吸引自己。從本心出發,張凡最終選擇了報名了一所當地名聲不算最好,但還算湊合的技工學校。來這里的報名的年輕人基本都是那種距離考上普通高中都有很距離的年輕人,換句話說:基本就是以學習態度不怎么樣的差生為主體。張天這個至少在普通高中里起碼有著中等學習的普通學生從智商和學習精神兩個方面很輕松的就在當中嶄露頭腳了。有張天這個有兩把刷子的“好學生”帶頭,甚至幫助學校方面在相當程度上整頓了學風。
自己這樣一個普通資質的尋常學生稍稍用心都能在技工學校里嶄露頭腳,也讓張天對為什么本國工業在很多方面連能登月、造大客機的西方六七十年代水準都不如有了那么一點兒了解。就這樣,成了“雞頭”的張天還算有了那么點成就感,并在畢業后很快成了一名月入五六千元上下的尋常技工。
張天沒有什么天資,可是一般人無法相比的還算認真的態度很快也讓其脫穎而出并得到了某企業的重點培養,在技術還無法和那些月入過萬的“老師傅級機床操作工”相提并論的時候,就有了還算不錯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下,似乎程蕓的再一次來臨也就沒有以前那樣突兀了。
程蕓的很多家人還有親朋都勸說不要找那樣的人,有更好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可程蕓最終還是做出了自己曾經承諾過的選擇。程蕓的誠意也多少讓張天為之感動,不再以以前那樣的戒心相對待了。
隨后,似乎就是那常言所說的:幸福的人生總是相似的,只有不幸的人生才各有各的不幸。張凡還算認真的態度很快就從尋常的技術工人中脫穎而出,在經歷了幾年的積累之后,月收入從七八千增長到了兩萬多元,成為整個行業鳳毛麟角真正擁有相當技術,可以同國外那些請來的技師相提并論的“小師傅”了。雖然行業地位乃至名望依舊不是很高,卻也強過程蕓不少。擁有了這樣的地位,這曾經讓不少人都耿耿于懷的婚姻閑話也就少了不少。
雖然有著還算湊合的收入,可張天在生活上卻異常節儉,并不把自己當成一個月入過萬不止的中產家庭。也沒有在子女教育方面投入太多的金錢,在理性思維比較強的張天看來:很多東西都不是能憑錢來買到的。只要自己能夠做好足夠的表率,并且在家庭教育方面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夫妻雙方之間的關系乃至檔次也沒問題,就算把自己當成一個月入兩三千的城鎮中下層家庭來過日子也一樣能保障良好的教育效果,成本還不需要花費太大。當然這也從小養成了孩子普世而節儉的習慣。
依靠著這種好面子的中國人往往不會有的意識,勤儉節約的張天一家依靠中產級別的收入在短短十年的時間內就積累了三四百萬元的資本,辦起了獨特的培訓機構,走上了充實的生活。
張天在行業內一系列奇遇乃至相對突出的表現也成了官方出于某種目的的宣傳典型,一時間吸引了不少還算優秀的生源,成為改善了整個地區某領域不小面貌的“突出貢獻者”
良好的家風影響下,先后兩個孩子也都順利的成人,雖然其中兒子并不是一個特別有出息的人,可女兒終究能夠堪當大任起來。
張天并不是一個從本質上十分勤奮的人,因此在子女最終成人,事業也相當有成之后,就與程蕓一起從四十多歲就開始享受那輕松與幸福的時光。
在程蕓或者說夏雨夢的心思之下,張天所擁有的這個“幸福家庭”甚至不是一般的“幸福家庭”可以相提并論的,尤其是對張天本人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