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為了逐步完善操控微型黑洞的能力,讓其至少變得有足夠效能的實戰價值,這讓張凡在乾坤盾外忙活了大概半個甲子左右的時間。消耗的能量和進行的實驗不知有多少次,幾乎將方圓十萬里范圍內的禁地區域搞成了布滿了微型黑洞與空間碎片的危險區域整個空間功法才在這個時候初步成型。
最初形成的功法也很粗淺:天眼爆,還有靈虛體。在如今自己精神力所能掌控的半徑六百萬里,大概三百萬公里的范圍之內,自己可以在大概千分之一秒左右的時間內通過傳送一些包裹在微型儲物袋內的超級智能文明制造出來的獨特物質群,并同蟲洞位面的開啟,來制造獨特的空間爆炸。其威力,大概相當于攻擊區域內方圓千里的范圍內普遍落下無數大乘巔外極境層次攻擊。是一種對大面積合陣對手的有效功法。在對方的修為不超過大乘巔外層次的情況下,就是一萬名平均實力在大乘二十一品左右的高手組成聯合大陣,也有可能被張凡在很短的時間內重創打擊。
這樣:自己的戰斗力提升節奏就變得同以前不一樣了。以前自己雖然也有很多發明與創新,但戰斗力的成長還是一次少則幾個品級,多則十個品級左右漸進波動性。而且往往也要花費動輒幾千年的時間。
而如今,當張凡開始真正擁有了一些十分粗陋的空間法術的時候,戰斗力似乎在不過數十年的時間里就有了如同以往幾千年一般的變化,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讓張凡有了一種“正果初成”的感覺。通過時空“科研試驗”來提升自己修為實力的信息也在合格時候越發堅定了。
在找到了一個靠譜的門道之后,張凡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通過預先設定“符箓程序“的辦法批量復制前面的過程,來為制造一善無數靈力撐開的微型黑洞鏈接而成的空間之門創造條件。
如果用尋常修士的手段,這種法術所需要的靈力乃至精神力,遠遠超過張凡此時的能力。可是如果用程序和特定的機器方法來輔助自己實現,那就會大幅度的降低難度。
當然,整個輔助符箓的設計,完善也就在這個時候變得格外復雜乃至繁瑣。讓張凡以此時的條件也足足在乾坤盾內耗費了一個甲子六十年左右的時間,才似乎粗粗有一些門道。
就這樣,張凡以現有的全部精神力乃至獨特的輔助符箓,終于完成了一次空間穿梭之前的準備。張凡當然沒有拿自己的身家性命當試驗品的打算,而是選擇了一名曾經在門派內犯過重罪的犯人在封閉了精神力的情況下進行試驗。似乎沒有什么問題發生。
因為自己所擁有的獨特修為,自己親身體驗空間穿梭之法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大的風險,但依靠著對警兆之心的自信,張凡相信風險在自己的控制之內。
就這樣,再次制造出了一個距離自己大概千里左右,位置直接能夠感受到的蟲洞之后,張凡展開了人生第一次自己利用空間法術進行空間穿梭的實驗。
當然,這也不過張凡在時空之道上修行的小小一步而已。這后來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進步,卻能給如今張凡應付風險的能力帶來空前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