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太多的廢話,大概也就是寂靜了片刻時間之后,之前的那名半百老者帶著七個徒弟一行八人,還有其余總共百余名最為突出的高手從那山崖上演著獨特的索道飛身而下。并沒有攜帶行囊,也沒有攜帶什么兵刃。這些人最終在張凡所說的地方聚集起來,再也沒有什么架子的對張凡說道:“尊主在上,請寬恕我等以前的不敬。。。”
尊主而不是盟主這個詞匯,并不是什么性質的江湖上的為首者都有資格被這樣稱呼的,大概也就是一千五百年前、千年前、三百年前這樣數百年才會出現一人的擁有足夠情商智商乃至機運的武道奇才才有這種號令天下的資格。當然那些人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往往是手下已經擁有了不算太過平庸的勢力。如張凡這樣孤身一人的獨行俠還能做都這點兒的,似乎是聞所未聞。只不過此時此刻,眾人都似乎十分心悅誠服了。
張凡此時此刻卻能夠感覺到在這上百人中還是有那樣兩個懷有明顯殺意的人,雖然并不知道這殺意會在什么時候爆發出來。就在此時此刻,猛烈的雷光陡然出現并集中起來,那兩名似乎心懷不軌的人,還有其他三名雖然沒有明顯的危險信號卻也顯得有暗淡紅色比較可疑的人物在一瞬間灰飛煙滅了。好在這些高手們也都是腥風血雨里走來的人物,并非尋常人,才沒有引起太過明顯而表象的恐慌。
張凡隨后解釋道:“有人看到我孤身一人,明顯有些心懷不軌。你們如果足夠智慧和聰明的話,就知道之前這樣的現象或許是避免不了的,總有一些不安分的人需要清理。按照次序,讓你們后面的人過來吧。記住:不要搞什么花樣,按照武功大致層次百人為單位接近過來。。。”
就這樣,張凡總共對兩千名實力不等層次的人進行了冊封。此時的張凡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認知能力已經遠非尋常人可以形體丙綸,但兩千人的姓名,樣貌,要在并不算長的一兩個時辰的時間內記住,并且還了解清楚這些人的身份,也多少算是稍稍有些不太輕松的東西。
就這樣,張凡取來這西山派山崖總壇內的一張還算并不太小的地圖,展開了大致的分封。其實此時的張凡有過數年的江湖生活乃至不少日子的東奔西跑,對東原國的九州八十一府兩千縣并不陌生。此時的張凡也大致就以縣為單位展開了分封。這當然不符合自己對天下秩序的最終期望,只是現在整個東原國都已經瓦解,要想在最快的時間之內至少建立一個傳令乃至執行體系,這是倉促之間不得不用的辦法了。
正當有人打算給張凡介紹這西山派總壇內的一些情況的時候,張凡卻最終搖了搖頭:“這西山江湖界原有的地方太偏僻,太脫離地氣了。我會選擇在中州東原國范圍內恰當的地方另立新府的,但不是在這里。究竟在哪個人的縣城之中,或許你們用不了多久就會知道了。放心,興建新的總壇府地,我不會只讓一縣或者幾個縣范圍內的負擔過重的。不過事情我也干不想拖延的太久。如果在三個月之后我還沒有見到這江湖上的面貌如我預期的那樣的變樣,或者基層還是那樣混亂不堪,可就別怪我不客氣了。為了避免以后的誤會,太過復雜的規則和律法先不說,先說以下幾條:不得搞的民怨載道雞飛狗跳,你們知道我說的并不是那些雜魚。判斷標準:商旅能夠恢復到勉強接近以前東原國那個層次上,我相信你們對待自己的地盤應該不會如同過去東原國的一些官員們那樣的。。。”
聽到張凡的要求是如此的簡單,很多人也都感覺到欣慰起來。畢竟:獨門獨戶做一個土皇帝的感覺,遠比在那大門大派之中夾著尾巴做人要好多了。
張凡一時也沒有安排下太多的律法和規矩,因為從本質上說:再多的律法和統一規矩,在這個已經開始習慣了江湖式人治的世上似乎都是有些不合適的了。到不如先給予這些人最大限度的自主權,以后再慢慢的修理改造。張凡當然也意識到或許一些人正打著與自己差不多,但針對對象相反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