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貴一邊八百里加急飛報朱祁鎮,一邊調兵遣派,更是和副總兵張勇輪番看守,兩人必有一人在城墻。
子時,張勇披掛好,過來和蔣貴換班。蔣貴叮囑道:“千萬小心,若敵軍來襲,必須趕緊報我。”
倒不是他信不過張勇,而是茲事體大,萬萬大意不得。
張勇道:“大人放心。末將自是一刻不停在城墻上巡邏,只要看到敵軍的影子,馬上飛報大人。”
張勇前幾天接到兒子成為興昌侯的喜訊,高興得不知怎么辦好,要不是不能擅離職守,早就飛馬狂奔回京,以死相脅,逼著太皇太后答應兒子的婚事了。
他高興勁還沒過,再次接到家書,張寧擔心他興奮過頭,一時沖動,不顧不管跑回京,當此皇帝準備親征,滿朝文武忙著籌備出征事宜的時候,不奉詔回京,便是死罪,誰也救不了他。只好緊跟喜訊之后,派人送來家書。
張勇看完家書,更加歡喜,兒子真的長大懂事了,識大體,想得長遠,反過來提點他這個老子了。
他按捺住回京的心情,耐心在大同等候。果然沒幾天,便傳來皇帝御駕親征,率大軍出京城,奔大同來的消息。
雖說太皇太后在京中,不能親自求懇,但求皇帝也是一樣的。張勇心情大好,只覺不久的將來,便有一個郡主兒媳婦了。那可是皇帝和太皇太后跟前的紅人,據說比幾位公主還受寵的存在。
也只有這樣的姑娘,才配得上自己的兒子。
張勇早就將鄭王當初拒婚的不快拋到腦后,人家以王爺之尊,上趕著倒貼,有什么不答應呢?自己只是一個伯爵,要不是兒子成為皇帝跟前的紅人,這樣的好事哪輪到自家?至于楊容兒,首輔孫女,又是名動京城的才女,不知多少文人心中高不可攀的存在,但和郡主一比,不免要往后排。誰能比皇家女尊貴?首輔家也不行啊。
不過,能和首輔結親,張勇也是很驕傲的。楊家書香門第,首輔之尊,這份底蘊非同小可。兩個兒媳來頭不小,得盡快娶回家,免得夜長夢多。
天上一輪下弦月,幾顆稀疏的星星,走在城頭,只能全憑感覺了。因敵軍將到,城頭上熄了火把,以免為敵軍指路。
張勇邊朝城下張望,邊喜孜孜地想,只待大勝一場,便求皇帝恩允,將安定郡主下嫁兒子。
城里更夫敲了四聲梆子,不用當值的軍士躺在城垛下鼾聲四起,張勇對跟在身后的幾個軍士道:“你們找地方歇會兒吧。”
一個軍士道:“大人體恤卑職,卑職卻不能自行去歇息。”
“就是。本來應該卑職們巡邏,大人去歇息,如今大人親自巡邏,卑職們自當跟著。”其余的軍士紛紛道。
張勇還想說什么,只見天邊一條長長的火線,像初升的太陽般奔涌而來,只是太陽沒這么快,會越升越高。他大喊:“不好,敵軍來了,準備迎敵。”想起蔣貴的囑咐,又道:“快去叫蔣大人。”
他身邊幾個軍士分頭行事,第一時間把鼾聲四起,在城垛下睡覺的軍士踢了起來。不到十息,黑暗中,城頭上已嚴陣已待,無數雙眼睛緊張地注視著天邊那一道火線。
那是火把。
…………
也先下令全軍朝大同趕來,一定要在天亮前趕到大同城下,攻明軍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