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湖里面的水都是海水,這三個月,所有星際飛船運輸過來的水都直接排放到了這里。
原先這里是一個低洼地形,后經過地震,周圍的地勢都有所上升,成為一個天然的儲水地點。
飛船降落之后,立刻就有工作人員開著工程車過來了,慢慢的將工程車上的閥門跟星際飛船上面伸出的閥門對接。
對接完成后檢查一遍沒有問題,就直接打開閥門,洶涌的海水就順著管道開始往外涌出,直接流入到大湖當中。
湖里的海水每天晚上都會進行結冰,白天在開始融化,再加上火星現在風風大而頻繁,海水自然消耗也非常的快。
如果沒有消耗,這個大湖早就被注滿水了,現在,湖水量還僅僅只有一半,預計還需要很多次注水才能達到預計目標。
地球,又有兩艘星際飛船起航了,這兩艘飛船其中一艘跟往常一樣滿載海水。
另外一艘飛船上面除了滿載著海水之外,海水內還帶著特別挑選的海洋生物。
海蝦,海蟹,珊瑚,海藻,等等,幾十種海洋動植物。
這些被挑選的海洋動植物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生存能力非常的頑強,作為第一批實驗物種,必須挑選一些環境適應能力強的物種才行。
而且,這些海洋生物都是從南極周圍挑選的,全部屬于耐寒動植物。
在人們熱烈討論火星狀況的時候,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了一個月,艾德留斯島上有一艘星際飛船啟程出發了。
這艘飛船上面帶著不少植物,其中,就有一種特殊的植物,鈣果,很多人都沒有聽過這種水果。
鈣果,原名歐李,是中國果樹專家杜俊杰教授歷經近三十年時間,從野生植物歐李中發現并選育出來的我國獨有的水果新優質品種。
顧名思義,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種水果的補鈣效果是非常高的。
鈣果果樹有一個非常好的特點,可以在零下四十度的環境存活生長,超級耐寒。
天啟植物研究所將這種果樹運輸到太空進行了基因改造,讓這種果樹變得更加耐寒,生長速度也更快。
這一批運輸的一萬顆樹苗就是試驗品,火星要開始啟動植樹造林計劃,種植植物,才是固定二氧化碳,增加空氣中氧氣最好的辦法。
一切都按照既定計劃在進行著。
這一天,衛東朔來到徐平安的辦公室,跟徐平安談了有半個多小時就離開了。
半個月后,一支天朝的科研人員組成的隊伍坐專機前往艾德留斯島,這些人將會坐飛船前往火星,展開火星環境調研,吸取星球環境改造經驗。
同時,歐盟,鷹國,E國,等七個國家也分別派出自己的科研隊伍,將會跟天朝的科研隊一起前往火星。
目的都一樣,就是吸收學習星球改造方面的經驗。
TC派遣人員跟其他國家不同,清一色的年青人,平均年齡在三十四歲左右,這些年青人都有深厚的基礎。
到火星實踐個幾年回來,絕對是一等一的好手,再過幾年,完全可以挑起環境改變項目的大梁。
派遣人員高達失敗六十人,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