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三眼再一次對著這些鄉村父老鞠了一個躬,隨后便緊追著不平道人而去。
不平道人將手中的酒葫蘆丟給了馮三眼,馮三眼也是將這個蓋子一揭開,便將烈酒往口里倒。
“哈哈,舒服,真是舒服得緊,人生有酒須盡歡!”馮三眼哈哈大笑。
跟著不平道人學習道法的這一段時間,馮三眼也開始慢慢的習字,對于唐宋詩詞也是有所涉獵,所以眼下的馮三眼身上有一股異常彪悍的氣息以外,更多了一股智慧的光芒,馮三眼本就不是一個蠢人,他是一種大智若愚的人,一個看起來很蠢的聰明人。
馮三眼能夠完全的將自己的心神放空,而這樣的人在學習起來是非常恐怖的。
不平道人與馮三眼兩人就此遠去,直到看著兩人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在鎮子里面的鄉村,富豪這才緩緩的褪去了。
只是他們都會記得,曾經在那破舊的石牛觀里面,生活了一個道人,還有一個熱心的年輕人,這個道人的名字稱為不平,那個年輕人則叫做馮三眼。
話說,馮三眼與不平道人在離開石牛觀之后,朝著龍虎山進行趕路,不知不覺之間已過半月時光。
在這一日,不是中午,已近中午,太陽高高的懸掛在天空之中,就像是一個碩大的雞蛋黃,正在使用高溫灼烤著下方的大地,也在灼烤著下方生活的人。
而此刻馮三眼與不平道人已進入了一片密林之處,周圍濃蔭盛蓋,在時不時響起蟲鳴之聲,一股微風襲來,吹散了不少的熱意。
馮三眼與不平道人近日以來趕路,身上更加的邋遢,不平道人與馮三眼兩人衣衫破敗,身上蓬頭垢面,如若有人不說,不會以為這兩個是游方的道士還以為這是從哪里逃難來的乞丐呢!
“三眼,我們先停下趕路,休息休息,要知每天的子午時,可是修煉功夫的最好時機,你可千萬不要耽誤了,趕緊盤膝而坐,靜靜的修煉一個時辰再離開也不遲!”
不平道人叫住了馮三眼,說道。
馮三眼點點頭,道家之人本來就講究子午時,都說在子時和午時這兩個時辰之內,地氣上升,陽氣也會否極泰來。
所以在這兩個時辰之內修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平道人是因為已經沒有對修為的渴望。
可以說在不平道人的心目當中,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何活著,只知道活著一天就是一天。
眼下監督馮三眼的修行,不平道人卻是一刻也沒有懈怠過,眼看馮三眼已經坐在一片空地,正在閉目調息。
不平道人拿著酒葫蘆朝著里面倒出了兩口酒,可卻發現酒葫蘆不知何時已經干枯,甚至連一滴酒都未倒出。
不平道人舔了舔自己干枯的嘴唇,忽然發現耳旁傳來了溪流潺潺的聲音,不由得看了馮三眼一眼,隨后緩緩的朝著那溪流的方向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