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華對元載的推斷心服口服,只是這元載為人圓滑通透,是個妥妥的小人。品行有問題,即使再有才也只是為自己謀劃奔波,于百姓何益?
兩人口不對心地交談了一陣子,喝干盞中的酒水后便分道揚鑣。因為他們不是一類人,平生志向也素來不同,若不是韋見素交待的這樁案子把他們捏到了一塊,即使作為同僚也注定是萍水相逢。
……
楊國忠本想找個人來代替韋見素來主持調查胡椒貿易的案件,但他實在低估朝中人的腦子和膽量,沒有人愿意主動上來接受他楊國忠要辦的案件。
依附在他身邊的諸如鮮于仲通、竇華、鄭昂等人,這些人只會搖唇鼓舌,助長威風,真正的本事沒有多少,若讓他們對上李嗣業,只怕反被對方利用。
他躲在背后做甩手掌柜的愿望落空了,找一個身居高位有能力更有膽色的人,何其不容易,連他自己也一度打退堂鼓。李嗣業曾經數次派人賄賂他,自己再查他實在不是人所為,但他隱約能夠預感到,李嗣業手中握著胡椒商路這個斂財工具,再與他現有的三鎮節度使身份相結合,將來必然是他的大患,更是朝廷的大患。
他坐在小樓中的外廊下,對站在身邊的竇華發了一會牢騷。
竇華主動向他獻策:“右相既然已經知道這李嗣業壟斷了胡椒商路,又何必如此大費周章,直接風聞奏事在圣人面前彈劾他,豈不是更加簡練直接?”
“你知道什么!李嗣業功勛卓著非比常人,圣人對他的信任也日益加厚,就連貴妃娘娘也非常重視他。若非有確鑿的證據,陛下和娘娘如何肯信,反而使李嗣業反咬一口。”
楊國忠抬頭瞟了這位親信一眼,突然眼睛一亮,攤開手說道:“此案不如就交給你來主持,反正辦案的這兩個人也是你找來的。”
竇華臉上浮現出為難之色,楊國忠隨即冷哼一聲道:“怎么?你也沒有這個膽量得罪李嗣業?”
竇華慌忙躬身叉手:“屬下不是這個意思,只是我官微言輕,如何能夠主持如此大案?又如何能夠指揮刑部和大理寺官員?”
“這又有何難?我立即向圣人表奏你為中書侍郎,你把那兩個查案的叫什么來著,蕭華和元載安排到河西去查,給他們身邊調派兩個右驍衛的中侯,告訴他們只要查得證據帶回長安,我可保他們升任侍郎和寺正。”
“喏,”竇華躬身叉手。
竇華退去之后,立刻派人去給蕭華和元載傳信,約兩人在西市的胡姬酒肆見面。
這位中書舍人身穿一襲緋色長袍,腰帶銀飾九銙,腰間掛著流蘇香囊,背負雙手站在酒肆窗前,有一股風流倜儻的味道。
蕭華和元載從樓梯口爬上來,看見了站在窗前的竇華,兩人對視一眼愣了愣。他們沒想到竟然是他,此人雖然比他們官位高,但主持審查如此大案還是不太夠資格。
“兩位請坐。”竇華轉過身來,對他們伸手相邀。
蕭華面容僵硬身體沒有動彈,元載露出笑容朝竇華叉手,在他耳邊低語道:“這位可是楊相公的親信。”
兩人坐在了案幾前,元載叉手問道:“竇舍人,你邀我們到這酒肆來,可是有什么吩咐?”
竇華也盤膝坐在了他們面前,雙手摁著案幾面,神情中露出幾分恣狂得意,笑著說道:“我代表楊相公前來,兩位可前往河西四郡徹查西域商會控制壟斷胡椒商路案,若能夠帶回確實的證據,或者帶證人回來,引得楊相公高興,何愁官位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