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承慶又趁機上前勸進:“主公已攻克河北河南,一旦攻入潼關,天下必將易主。主公何不趁此機會,登基為帝,以正乾坤。”
他捻著胡須笑瞇瞇,心想只有承慶懂我的內心。安守忠等人也上前勸進道:“望主公早日登臨皇位,君臨天下!”
當所有人都不清醒的時候,總有清醒的少數派站出來指明現狀,嚴莊上前一步叉手道:“主公,朝廷軍如今潰敗,氣勢尚未恢復,主公何不乘勝向西進攻潼關,若能攻破潼關,則長安指日可下。介時主公可趁機下揚州,攻江南,進取蜀中,一統天下。等那個時候再登基,豈不更加名正言順?”
承慶立刻替安祿山反駁道:“不,我認為此時登基恰在其時,一旦陛下登基,授予了我們官職,大家都名正言順,一切可按部就班進行。”
“可眼下正是乘勝追擊的時機,高仙芝率領的軍隊潰敗,朝廷后繼兵馬乏力,我軍定能攻破潼關。如若失此良機,等到朝廷集結起兵力,再想拿下潼關可就困難了。”
安祿山捻著胡須猶豫思慮,當皇帝的誘惑實在太大,遠勝旅途奔波之苦,況且他自己的身體已經出現問題,能夠提前登基,也能多享受一段當皇帝的樂趣。
他低頭委婉地對嚴莊說:“要不然一切從簡?我們加快速度籌備,等到登基之后,再謀劃進攻潼關?”
嚴莊心知安祿山主意已定,便負手站在一旁不再言語。
安祿山則哈哈笑道:“等朕登基之后,各有封賞,這洛陽宮里的美人,財寶,朕都要賞賜給你們!”
這時兩名親衛押著一名太監走進宮闕中,卻是這洛陽宮中的主管,安祿山命人將他松綁之后,和顏悅色地問道:“吾聽說梅妃江采萍被皇帝打發到了上陽宮中,你可知道她在哪間殿閣,可否能帶來見我。”
太監跪地戰戰兢兢地說道:“啟稟大王,梅妃已經在大王你帶兵攻入洛陽之前,用白絹裹身投井自溺。”
安祿山頗感惋惜,說道:“那就差人打撈上來,找個僻靜處安葬了罷。宮中可有其它艷麗女子,一并帶過來給我與將士們起舞助興!”
安祿山進入洛陽宮后,立刻命人去抓捕那些不肯投降的大臣,抓到之后直接斬殺,無需向他上報。他又命嚴莊高尚二人籌備登基典禮,一切以簡潔為要,必須在新年的第一天完成登基。
……
高仙芝收拾殘兵退至陜郡,與等候在那里的邊令誠匯合,這時他身邊已經只剩幾千人馬,而邊令誠留守陜郡所帶的兵馬已經遠超過他。不止是如此,邊令誠還記得當初小勃律之戰后,高仙芝因私自報捷,被安西節度使夫蒙靈察截住痛罵一頓,幸虧他邊令誠奏報給皇帝,才使其揚眉吐氣。如今高仙芝在朝中也是右羽林大將軍,兼任開府儀同三司,這個高位離不開他邊令誠的幫助,然而高仙芝尚未償還完他的恩情。
也別怪太監目光短淺,小肚雞腸,因為他們沒有了根,也就等于沒有了以后,自然要追逐眼前的利益。
他認為高仙芝應該給他個交代,這家伙在進攻西域石國的時候,光黃金就整整裝了十三駱駝,如今再與他多要點回報,不算過分吧。
他多次明里暗里暗示,但高仙芝仍舊不動聲色。高也不與他商議軍中事務,一人拍板決定退出陜郡,前往潼關駐守。這兩樁事情引起了邊令誠不滿,已為其埋下了怨念的種子。
安祿山謀求登基停止向潼關進發,但潼關這邊卻也危機重重,一旦沒有外力壓迫時,內部斗爭竟然也成為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