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雖然人心惶惶,但百姓們還是堅信叛軍很快會被剿滅,哥舒翰將軍即將大獲全勝。
潼關失守的消息得到了很好的掩蓋,李隆基登上勤政樓頂宣布要御駕親征,但聽到的人都不相信。他當夜便搬進了大明宮內,和心腹大臣們謀劃出逃事項。
為了使得計劃周密一些,李隆基任命京兆尹魏方進為御史大夫兼置頓使,京兆少尹崔光遠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讓將軍邊令誠掌管宮殿的鑰匙。玄宗假稱劍南節度大使穎王李將要赴鎮,命令劍南道準備逃難所用物資。
皇帝與其心腹謀劃周密,夜幕降臨后,陳玄禮在重玄門和玄武門之間夾城的廣場上集合龍武軍,賞賜士卒們財物,又在飛龍廄中挑選了良馬近千匹。等到凌晨時分,太子左右清道率打頭,龍武禁軍護送著玄宗隊伍從延秋門出逃,為了防止消息外泄,出逃隊伍控制在很小的圈子內,很多嬪妃、公主,皇孫都被遺留在了長安城。
逃難隊伍來到天子左藏庫,楊國忠請求放一把火燒掉里面的綢緞財物:“不要把這些東西交給叛賊。”
李隆基心情凄慘地說道:“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征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
楊國忠這個時候也不忘拍馬屁,說陛下愛惜百姓,真乃一代圣君,李隆基只是苦著臉不說話。
太子的隊伍中還有一名剛滿十四歲的少年,穿著檢校少府卿的深緋色官袍,正是李嗣業的長子李崇云。本來按照朝廷的尿性,他這個級別的檢校官根本沒資格參與逃難,但李亨特意讓李靜忠找到了他,通知他混入太子內率的隊伍中一起出行。
其實不需要太子通知,李崇云到達長安時,李嗣業就給參軍曹安定寫了一封長信,讓他派人在潼關埋下釘子,一旦潼關失守,就立刻騎快馬回來通知他帶著長公子逃離。
但太子硬要討這個人情,李崇云自然不能不知好歹,等隊伍出了龍首原穿過了渭河橋。李亨特意叫住了李崇云說道:“陛下已經派使節去向你父親宣旨,讓他率軍入關中平叛。我準備想讓你跟在使節后面去河西見你父親,你只需要把你與永和郡主的事情告訴他即可,然后你就去朔方的靈武等我們,介時我一定會請求陛下給你們賜婚。”
李崇云的臉色有些微紅,但還是躬身叉手說道:“多謝太子殿下。”
李亨拍著的他的肩膀笑道:“傻孩子,還叫得這么生分。”
他是想要改口叫岳父、父王什么的,但卻難以開口。
皇帝的隊伍朝西南而去,楊國忠命令士兵燒掉渭河橋,也被李隆基給阻止說道:“百姓中有許多不愿意從賊的,可以從此逃離長安避難求生,為何非要斷絕他們的生路呢?”
李崇云經過這些日子長安城的變故離亂,似乎更長大了一些。他與曹安定和米查干兩人策馬來到一處土丘上,遙望皇帝逃走的隊伍,士兵們兩邊夾道而走,宮娥嬪妃們背著包裹手中拄著竹杖低聲啼哭,原來天子家逃難也是這般狼狽。
曹安定在他身旁說道:“太子如此親厚與你,一定是別有用心。”
李崇云點點頭道:“我知道,他應該只是想讓阿爺輔助他而已。但阿爺是阿爺,我是我。”
他撥轉馬頭,遙望遠處隱約冒起濃煙的長安城,想必那邊已經是一片人間煉獄了吧。
……
皇帝派出宣旨的太監快馬加鞭,僅用了七八天功夫便到了涼州,將旨意宣給李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