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朝恩身著紫袍,手中捧著拂塵搭在手臂上,昂首闊步地走進了郭子儀的軍帳中。
他進帳后環視一周,見郭子儀和仆固懷恩皺著眉頭坐在交椅上,也不起身相迎,心中頓覺有異,強笑著問道:“郭司空,仆固大夫,我們在這蒲津渡已經固守了十日有余,對岸河西軍遲遲沒有動靜,兩位可有什么見地?”
郭子儀臉上擠出一絲苦澀,站立起來對魚朝恩拱手道:“郭子儀有負皇恩,今日請魚中使過來,是有緊急軍情相告。”
“哦?”魚朝恩故作驚疑地問道:“是何軍情,快快道來。”
他向仆固懷恩使了個眼色,懷恩遂苦著臉說道:“三日前李嗣業已經率大軍攻破了龍門渡,如今已經進入關中,占據了夏陽縣。”
“啥子!”魚朝恩急得抖動著拂塵在地上直轉圈,繼而以事后諸葛亮的態度來數落郭子儀:“郭令公啊!郭令公!圣人對你是何等的信任,把關中的防務一應交給你,你卻如此報答皇恩。我早就跟你說行事要慎重,蒲津渡和龍門渡兩處都不可松懈,可你倒好,罔顧陛下對你的信任,把龍門渡給弄丟了。如今李嗣業長驅直入關中,長安還能保得住嗎?肯定是保不住了!”
郭子儀此刻反倒顯得坦然,點點頭說道:“魚中使所言極是,只是如今之計,是將此消息稟奏給長安的陛下,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全由陛下做主。”
“不消你說我也知曉,幸好消息來得及時,你才沒有犯下彌天大錯,當務之急是趕快稟報陛下,好讓朝廷在李嗣業進逼長安之前有時間做出反應!”
郭子儀和仆固懷恩相互對視了一眼,很快做出了判斷,臉上浮現出憂慮之色。
他斟酌地對魚朝恩說道:“李嗣業雖入關中,但他勞師遠征,師老兵疲,而我軍在蒲津渡尚有五萬之眾,依然可有一戰之力。只是需要陛下投身于萬軍之中御駕親征,鼓舞士氣與李嗣業決一死戰,定能一舉奠定勝局,扭轉乾坤。”
魚朝恩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隨即咧著嘴笑道:“這話你自己敢跟圣人說嗎?對,你敢,你是堂堂的郭司空。但是你有沒有考慮過陛下的安危?在黃河渡口都沒有堵住人家,現在跟天下第一強兵飛虎騎在關中平原上爭鋒,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嗎?”
“只是我自己領兵當然沒有把握,但若是陛下能將皇宮宿衛傾巢而出,親自上場坐鎮中軍以壯士氣,三軍將士定能一鼓作氣擊敗河西軍。”
“是嗎?”瞧魚朝恩臉上的表情,對郭子儀的話半個字都不相信:“郭司空終究還是太過自負,竟然敢將陛下的安危置身于萬軍之中,你出身軍旅自然只考慮勝負,但我無法與你茍同,我的奏疏只會勸諫陛下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