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無奈地嘆了口氣:“好吧,既然如此我們各執一詞,那就各自獻上奏疏,全看陛下如何決斷。”
“好,郭司空與我見解不同,當然要各自上奏陛下。”
魚朝恩離開郭子儀的大帳后,仆固懷恩痛心地上前說道:“令公,你看見了吧,只有你一人以社稷安危為先,可別人的腦袋里肯定是想著怎么逃跑。”
郭子儀喟嘆道:“此非陛下之失,而實乃時運不濟,當今陛下雖無挽救時事之大才,但若做一個太平天子,依然能夠體恤百姓延續大唐。”
“可如今天下需要的不是太平天子!”仆固懷恩激動地大聲說道:“需要的是能夠拯救蒼生的圣明君主,想昔日太宗皇帝初登大寶之時,天下初定民生凋敝,突厥頡利可汗率十萬大軍迫近渭水,其局面難道不比今日更險?太宗能夠單騎前往渭水橋上直面痛斥頡利,定下渭水之盟迫使頡利退兵,才有今日之大唐。若今天的皇帝有太宗十分之一的氣魄,令公還用得著如此殫精竭慮,且又處處受制嗎?”
二人沉默良久,終究相顧無言。
……
兩封傾向和內容都完全不同的奏疏從蒲津渡大營發向了長安,雖然郭子儀和魚朝恩在戰略上未能達成一致,但他們此刻的決定還是一致的,他們共同領軍撤出了蒲津渡大營,向長安近郊靠攏,守御關中的最后一戰定然會發生在長安城外。
唐軍撤走后一把火燒掉了蒲津渡大營,郭子儀在這座營盤上傾注了太多精力,使它成為守衛黃河的橋頭堡,但時過境遷失去功用后,唯一的作用就是不能留給對手。
這時李嗣業已經完成了他針對關中,甚至是針對天下局勢的戰略部署,這時的北方地區,史思明率兵進攻太原陷入了窘境,河東節度使鄧景山深溝高壘堅壁清野,致使史思明在城下慘敗,不得不退回范陽重整旗鼓,這是朝廷在這一年的最后一場勝利。
由于關中的兵力全部集中在郭子儀和魚朝恩手中,其余各州縣的防御形同虛設。段秀實從夏陽縣出發,接連攻克了合陽、蒲城、富平、禮泉、最終向西進入鳳翔郡,把扶風,陳倉,岐山三縣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陳倉縣已經改換了名稱,被李亨賜名為寶雞縣,安史之亂的前期正是由于這里作為關中和漢中的紐帶,才使得奄奄一息的大唐王朝獲得一線生機。李嗣業派段秀實搶先占據此處,將徹底斷絕李亨入蜀的奢望,更斷去了他重掌靈武的最后道路。
魚朝恩和郭子儀的奏疏先后進入了長安城,李輔國看到奏疏之后驚懼不已,雙目眩暈險些休克,幸虧他的干兒子們給灌了幾口續命茶,又使勁掐按人中,才使得他幽幽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