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禮與李輔國之間使了個眼色,又叉手進言道:“陛下何不從武關直下南陽,進入襄陽城,荊襄和江東未收到戰亂波及,依舊繁盛富庶。陛下南下之后依仗此兩地可延續基業。叛賊李嗣業取關中之后,定然起稱帝之野心,介時他必遭天下共討,兵敗身亡。介時陛下再從江南一揮百應,回到關中重振大唐河山。”
李亨聽罷王思禮的分析,心中大為贊同。本來他就因為太上皇的關系,對蜀中這地方沒有什么好感。如今李嗣業占據鳳翔阻斷了他西進靈武的路線,陳倉道也被堵截,唯一能夠符合他南逃心理預期的地方只有江南。
“既然如此,朕就依你所言,攜朝中眾臣南下江東。”
李輔國聽到這里,突然上前插話說道:“江東等地比不得蜀中,魯炅雖已辭去淮西襄陽節度使職位,但至今無人領軍。來瑱、高適、韋陟,等人占據兩淮江東,他們雖口稱對陛下忠心,但也不可不防,陛下只帶著這幾千御林軍,恐與天威有損。奴婢以為,應當召魚朝恩率三萬龍驤軍護送南下。”
李亨神情憂慮地說道:“我意也是如此,只是郭子儀正率朔方龍驤兩軍在關中與李嗣業相持,朕把龍驤軍給抽撤走,對他來說豈不是釜底抽薪?”
“關中早已經守不住,是否抽調龍驤軍對戰局毫無意義,陛下何不給郭子儀下一道命令,讓他帶朔方軍撤回朔方堅守。”
李亨幽幽地嘆了口氣說道:“郭子儀在關中抗擊李嗣業難道就沒有勝算了嗎?”
李輔國無奈地搖搖頭:“還是王思禮將軍說得對,陛下一時后撤至江東,將來還能夠重掌天下回到長安。”
王思禮在一旁皺起了眉頭,看了看李輔國的臉色卻沒有說話。李輔國調龍驤軍離開長安南下是為了保護皇帝嗎?錯!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無論魯炅,還是來瑱、高適、韋陟等人都是皇帝任命的官員,他們無論從道義上還是從感情上都不會對李亨不利。但李輔國在長安獨攬朝政期間,利用察事廳子打壓他們這些南方藩鎮,早已是敢怒不敢言。
皇帝一旦逃難至江東,這些地方節度使們必然容不下他,所以擁有三萬多人的龍驤軍就是他客居他處的保命底牌。
李亨尚沒有明白這一點,回到車輦上鋪開綢布簽寫圣旨,然后加蓋印璽交送給李輔國,李輔國又轉交給自己麾下的一個小太監,讓他帶著圣旨前往長安近郊分別給郭子儀和魚朝恩傳旨。
……
郭子儀率兩軍在三原縣主動朝白孝德和趙崇玼率領的河西軍進攻,兩人連番失利,后撤至醴泉縣一帶,等待李嗣業從龍門渡口回到軍中。
段秀實占據鳳翔后,主動向醴泉縣進發,與退守在那里的白孝德、趙崇玼會合,準備向郭子儀發動進攻,算是大局已定后的最后一戰,將徹底清除朝廷在關中的最后力量。
李嗣業率眾親兵趕到了醴泉縣,他到達后立刻暫緩了向郭子儀的戰役,即使郭子儀主動出擊,他也命諸軍被動防守。
將領們不解其意,白孝德和趙崇玼主動向李嗣業請戰,拍著胸脯要簽軍令狀,誓要立下這平定關中的最后一功。
李嗣業笑著摟著二人的肩膀說道:“我們已經勝券在握,何必如此急躁?”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白孝德不能理解:“我們本來可以速勝,為什么要等?主公,將士們自從入上黨,進攻絳蒲二州以來,已經奔波作戰長達兩個多月,都想著能夠早些修整。再等下去兵士疲憊,怕是要有怨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