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業笑道:“我們等不起,郭子儀比我們更等不起,朝廷背負逃亡的壓力,又把這種壓力擔負到郭子儀的身上,他如何能夠承受得住?既然將士們都已經疲憊,何必期待什么最后一戰,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唐軍必然主動敗撤。”
二人將信將疑,只得聽從李嗣業的決策,在禮泉縣安營扎寨安穩下來。無論郭子儀如何挑戰,河西軍只是固守防御。
……
李輔國派出的使者到達了三原縣郭子儀和魚朝恩的駐軍地,兩人連忙出帳來拜見圣使。郭子儀還希望能去親自見一見皇帝,向他表明自己的立場和信心,但圣使張開敇書所念的內容徹底擊垮了他的信念。
“門下!關中凋敝,陛下意欲南巡,特任命魚朝恩為行在護軍都督,率龍驤軍護送朝廷南下。任命郭子儀為朔方隴右河西三鎮節度使,率朔方軍西撤至靈武!敇書如右,請奉行。”
郭子儀吃驚地抬起頭,面朝圣使竟訥訥地不能發一言,他無法勸說自己接受這殘酷的事實。
李亨不接受他的建議御駕親征,反而要南逃也就罷了,還要從他的手中抽調走龍驤軍。沒有了龍驤軍,他手中僅剩的兩萬朔方軍還有什么作為?
李亨任命他為朔方、隴右、河西節度使,等于是給他畫了一個大餅。朝廷諸人不可能不知道李嗣業已經截斷了從關中往西的通路,如何能夠撤向朔方?
郭子儀錐心無力地說道:“陛下現在何處,我欲騎快馬同圣使一同前往,親自向他陳情上表。”
圣使雙手捅起袖子說道:“陛下如今已經南撤至上洛郡的四皓驛,不過咱家要勸郭司空一句,陛下南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果你要是去勸說他留在關中,我勸你還是不要費這個力氣了。”
郭子儀毅然拱手說道:“我去見陛下不止是因為這個,不過時間緊急,圣使怕經不起連番趕路,我只好先行一步。”
郭子儀的諸多坐騎中有一匹白駝,以耐力和速度著稱,據說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行百里路而不疲倦。當年哥舒翰騎這樣一匹白駝從隴右往長安八百余里一晝夜便能趕到。
他獨自從三原縣出發,連著趕了兩個時辰的路,終于在上洛城外的四皓驛撞上了朝廷的隊伍。
李亨看到他遠遠而來,吃驚地連忙躲到了御輦中對李輔國說道:“他怎么來了?朕如何能見他?”
李輔國知道他這是該死的羞愧心作怪,連忙對他說道:“他是臣子,您是皇帝,哪有皇帝躲臣子的。無論什么事情,您有您自己的理由,哪是輪得上他一個臣子質問的。”
郭子儀已經來到了四皓驛的門外,跪地叉手說道:“臣郭子儀覲見陛下。”
李亨遲遲不肯應允相見,郭子儀也跪地叉手不起,宰相李揆連忙來到驛站主殿,卻遭到李輔國的阻攔。李揆只好跪在殿外大聲說道:“郭子儀乃是平叛功臣,雖新遭大敗,但對陛下對朝廷忠心耿耿。今陛下避而不見,未免傷了老臣的心。”
李亨無奈,只好移駕在內殿之中,與外殿只隔著一層紗帳,命李輔國傳旨命郭子儀在外殿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