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元年十二月,吐蕃蘇毗如大軍從廓州城北門沖出,堵在北門的是段秀實麾下的瀚海軍,他們認為吐蕃軍欲殊死反撲,連忙向守在另外三個方向的唐軍匯報,同時整頓隊列準備作戰。
誰料蘇毗如只是虛晃一槍,直接闖過唐軍軍陣的邊緣地帶,萬馬奔騰快速撤退,把擺好陣型準備作戰的唐軍給看懵了。
毫不知情的還有羊同、吐谷渾等部眾,他們眼睜睜地看著主帥率領著蘇毗部往西北而去。他們懊惱地反應過來,也迅速沿著如本逃竄的方向撤退。
李嗣業得知這樣的消息,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好像此事已經在他的預料之中。他立刻派段秀實率領前軍追擊,又親率后軍直接切斷了來不及逃走的其余東岱部落的北逃之路。
被誆騙留下來的多數為蘇毗如的馴奴東岱和吐谷渾部落,他們被主帥拋棄后只面臨著兩個下場,成建制投降或者被擊潰后俘虜,這個問題幾乎不需要用腦子考慮,幾乎都會選擇前者。
段秀實的追擊也頗有成效,蘇毗如所有軍隊都在爭先恐后撤退,他們沒有安排誰留下來斷后,好像也沒有誰愿意斷后。
逃得慢的軍隊被瀚海軍追在屁股后面打,實在是逃不脫,便直接放棄逃走就地投降。
蘇毗部的核心軍隊僅僅六天時間便穿過了石城堡,然后是羊同騎兵和吐谷渾部。第七日,吐谷渾部的最后一支部隊卻被唐軍緊緊追在身后,他們突入石城堡前的山谷中,對著城門高聲呼叫。然而守城的將領得到了如本的死命令,無論下方如何叫嚷,堅決不開城門。
他們當然有安危方面的考慮,唐軍此刻緊緊追在這支東岱的屁股后面,一旦打開城門讓他們進入,很有可能混入唐軍。石城堡這險要的絕地城池雖然易守難攻,但也容易被從內部攻克。
逃到城門前的吐谷渾兵卒們徹底絕望了,他們只是想回到故鄉,雖然吐谷渾早已淪落為吐蕃蘇毗如的一部分,但他們依然赤誠地愛著自己的土地,哪個統治者占領青海,他們就只能替他們賣命,然而終究還是逃脫不了被舍棄的命運。
城下將領心如死灰,帶領兵卒集體向唐軍投降,他們深知被隔絕在石城堡之外,今后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闖過這道城墻,從今天開始就要流落他鄉。
李嗣業率領河西軍在湟源地區的戰役宣告結束,他們共俘獲了大約十三萬吐蕃軍隊,其中生產單位的馴奴東岱有十萬,豪奴東岱三萬余人,吐谷渾和羊同、羌人兩萬人,正宗的蘇毗族軍隊只有一萬。李嗣業將馴奴東岱安置在湟源以西的鄯州,蘭州各縣,以一萬人編為一旗的生產部落,由各縣進行節制管理。
豪奴東岱的軍事單位則被帶到了涼州,進行重編分化,一部分在戈壁灘上開荒種樹改造沙漠,另一部分表現好的,被編入軍隊中充實河西軍的武裝力量。
李嗣業率軍從鄯州撤出前往涼州,接下來就該準備進入武威城了,但河西節度使楊志烈的態度卻不明朗,對方堅壁清野將自己封鎖在城中,李嗣業先前只派了幾個官員去城門前打著纛旗喊話,但城墻上沒有絲毫動靜,既沒有表現出抗拒,但也不表示歸順。
李嗣業麾下心腹大將田珍和白孝德蠢蠢欲動,主張以武力將武威城拿下來,李嗣業卻不置可否,只是推說再等等看。
徐賓主動向他進言道:“楊志烈態度不明,說明他依然在觀望中,我們河西內部的事情,無需用武力來解決。主公可曾記得河西大姓張氏,索氏,還有隴右李氏姑臧房,他們并不愿意看到河西大地上兵災為禍,只要保證他們原有的利益,我想他們是愿意替主公你去擔當這個說客的。”
李嗣業捋著胡須點了點頭:“這確實是個辦法,但不知道誰可以去游說這些大家族。我昔日坐鎮河西,他們都是我的座上賓,但是我親自去的話……”
徐賓躬身叉手道:“主公尊貴之身,豈能親勞大駕,我昔日替主公經營西域商會時,與這些豪門大族多有交涉,愿意代主公前往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