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即對河東的現有形勢進行規劃,命兒子李崇豹統攝太原,白孝德守云州,原鎮守扶風郡的趙崇玼去守上黨和蒲津渡,他自己則率領三萬兵迅速折返趕回關中。
他很快轉換了自己的戰略思路,決定先將漢中和蜀中奪取,這樣才能保證關中的戰略縱深。郭子儀一心想恢復舊唐榮光,視他李嗣業為寇仇。這樣的矛盾不可調和,也不可能被化解,所以他只能將對方消滅,才能夠安心地騰出手來對付史思明。
李嗣業回到關中后,親自調集了飛虎騎和玄武炮營,出兵準備奪回郭子儀所占領的鳳翔和陳倉。
他以段秀實和田珍為左右先鋒,來到鳳翔城下,遙望郭子儀父子站在城樓上,臉皮帶笑看上得意至極。這是郭子儀的激將法,李嗣業心中倒無多少惱怒,站在古代的價值觀和立場上,郭子儀才是正義的一方,是代表大唐和忠義的立場,李嗣業和史思明才是真正的叛逆。
“郭令公別來無恙,想不到你竟如此惦記著我,在我防不住的時候突然給來這么一刀,真令我無從抵擋。”
郭子儀嘿聲笑道:“平叛誅逆,乃是我郭子儀的本分責任,特別是誅殺像你這樣的竊國大賊,今日關中之戰,正是為了扶持大唐正朔,彰顯忠臣孝義。爾等亂賊臣子必將受千秋唾罵。”
李嗣業笑著回答道:”嘴皮子利索算什么,關鍵是要看手段和打仗的本事,郭令公的一腔忠義,怕是要付之東流了。”
“給我炮轟城頭,拿下陳倉!”
數百門玄武炮被推上了炮位,操炮手點燃了捻子,對著城墻上一陣狂轟亂炸,郭子儀被炸得站立不穩,兒子郭晞連忙將他護進了城樓中。
一陣炮轟過后田珍親自手提盾牌帶兵攻城,但郭子儀的戰術水平確實是強,親自帶著士兵們在城墻上向下射箭,扔檑木,河西軍一時間損失慘重。
李嗣業一面命火炮校準目標炮轟城墻,一面親自帶著人沖到城下,推動巨大的攻城錘抵到城門上,點燃了捻子然后迅速后撤。
攻城錘的頂端發出劇烈的爆炸聲,將巨大的城門掀翻在地,河西軍兵卒們前呼后擁地叫喊著進入城中。
郭子儀毫不猶豫果斷撤出陳倉,退守到大散關。李嗣業則率大軍進攻大散關,在炮火的掩護下經過數次爭奪,終于在天黑之前奪回了大散關。
他當然不可能就此罷手,沿著陳倉道一路追擊著郭子儀的腳后跟來到漢水邊緣,漢中之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郭子儀退守至漢中城,用條石加固墻垛,準備死守頑抗。他一面派人從漢水的下游向南陽襄陽求援,希望偏安江南的李亨能派出一部分兵力來援助漢中。
跟著郭子儀留守漢中的朝廷元老和漢中官員都勸郭子儀放棄漢中,后退至蜀中成都,依仗劍閣天險據險而守,被郭子儀斷然拒絕道:“漢中是蜀中的外援,也是向外擴張之路,我們一旦放棄漢中,就等于藏起來充當了縮頭烏龜,今后再無機會奪回關中。”
你老還想著奪回關中吶,這一次能夠打到鳳翔已經是超常發揮了。
他們自然不是否定郭子儀的能力,只是郭子儀這一方的實力太弱,他當初敗退至漢中時只剩下一萬多殘兵敗將,經過短短兩年時間的招募兵勇,重新擴充到三萬多人。而李嗣業早已依靠關中隴右河西三地兵多糧足,麾下兵力多達二十萬之眾,其軍事實力為天下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