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節度使崔寧、崔密兄弟掌控著成都城和城內的團結營,按照李嗣業的規定,團結營會被一分為二,崔密只能擔任其中一軍的軍使,劍南節度使也不再管理蜀中的各軍,只管各州刺史。軍官的選拔任命軍隊調動都由長安派來的參謀部說了算。
派往蜀中的參謀部一共五人,房琯在其中擔任參謀長,崔寧不愿意手中的權力被剝奪,命心腹將路途中的參謀部五人全部扣留在劍門以北的棧道驛站,但他不敢將事情做絕,害怕李嗣業怒火發作率大軍來攻,只將進入劍閣的沿途棧道給燒毀,繼續自我封閉,妄圖在蜀中一家獨大。
崔寧敢這么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也非常了解如今的形勢,李嗣業的主要力量都放在長江沿岸和襄陽地區,無法兼顧蜀中,對于蜀中的消息也不會太關注。他把這些所謂的參謀全部扣留在蜀道上,加緊力量準備完全控制蜀中,等清除掉郭英義兄弟等反對派之后,就可以一家獨大形成國中之國,甚至可以和李豫的南唐政權相互聯合共同抗衡李嗣業。
他預想中將來形成的局面和三國非常相似了,這也是他的信心來源之一。
只是在蜀中能與他們抗衡的還有另外兩股勢力,其一是郭英義、郭英干兄弟所率領的東川軍和西川軍,另一支為杜濟所率領的重慶軍。
郭氏兄弟與崔寧的結怨由來已久,甚至可以理解為李嗣業把郭氏放在蜀中,就是為了制衡他。至于這個杜濟,他就是兩面倒的墻頭草,誰贏他才幫誰。
崔寧決定想方設法除掉郭英義,但一直找不到機會將他調來成都,這次李嗣業假借皇帝之名發來的圣旨倒是個很好的借口。這可是個很大的事情,想必二人不會拒絕。
郭英干得到崔寧送來的信函后,連忙去與兄長商議該如何答復。
郭英義捻著胡須點點頭:“主公要削去節度使的兵權,這對你我兄弟沒有任何影響,只是崔寧這廝要坐不住了。他叫你我二人同去,難不成是想聯合我們共同抵制主公?繼續保有他節度使的兵權?可他明知道我們不會與他聯合,為什么還要這么做?”
“肯定是狗急跳墻,病急亂投醫了唄。到時候我們一起去逗逗這條瘋狗,看他還能有什么作為。”
郭英義凝神思慮,抬手道:“不可,主公派的參謀團沒有來之前,我們還是要多加提防,你和我只能去一個,萬一有個什么閃失,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你留在眉州掌控東西川軍,我去會會崔氏兄弟。”
“兄長腿腳不便,旅途顛簸還是讓我去吧。”
郭英干騎著快馬上路了,渝州刺史兼任重慶軍使杜濟在成都城外的驛站遇上了他,遂結伴而行。
杜濟問他:“郭兄長為何沒有來?”
郭英干并沒有如實相告,只笑著說道:“兄長腿腳不便,只好由我來一并代勞。”
誰知杜濟半晌沉默不言,突然感慨道:“你兄長是個聰明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