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金口玉言,這件事情已成定局,他心里就算再遺憾,也只能是接受。
不過,陳文和能夠得到第二名,倒也不差了,只是跟會元的偌大殊榮比起來,還是有些差強人意的。
當然了,陳文和在殿試之上,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只要陳文和表現出非凡的才能,或者壓過對方一頭,憑借著會試第二名,倒也能夠勝任狀元。
這種事情還是很常見的,最起碼,古往今來,憑會試第二名中了狀元的人,并不在少數。
“這屆北方的考生,倒是強于往年不少,會試的前三名,竟有兩個是北方的考生。”劉錫潛仿佛是察覺到了陳劍儒情緒的不對勁,為了緩解殿中怪異的氣氛,他這才轉移話題。
他乃是北方人,說實話,北方的文風確實不昌,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這些年的科舉之中,名列前茅的也是南人居多,這次一次卻是背道而馳。
雖然南北方都是屬于雁北王朝,但這樣說,可不是為了挑起南北相爭,只是當做一件趣聞來說的。
當然了,造成這一局面,卻是跟人無關。
這件事情還要從數百年前說起,在雁北王朝還沒有創立的時候,北方可是一片混亂的狀態,常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就連飯都吃不飽了,誰還有心思去讀書。
俗話說得好,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可起不了什么作用。
這件事情雖然過去了數百年,卻仍舊影響深遠,當年的戰亂,毀掉了許多文人的底蘊,讓北方的文道日漸凋零,直到雁北王朝創立,這才極大的改善了北方的處境,只不過,這種處境不是短時間能夠徹底改善的,直到過去了數百年的時間,北方的文道跟南方比起來,還是有所差距的。
聽到這里,在場考官的表現不一,但更多人的臉色,卻是有些奇怪,劉錫潛的關注點,還真是有些特別。
至于陳劍儒,倒是沒有什么太多的想法,陳文和的事情,讓他心里頗為遺憾,這才沒有心情再去關注其他的事情。
只有林詩茵知道,其實就連易安,也同樣是屬于北方人。
不過,林詩茵倒也沒有解釋的打算,雖然易安之所以能夠從科舉之中脫穎而出,全都是憑著自己的真材實料,但外人可不這樣想,如果讓別人知道了她跟易安相識的事情,只怕會流傳出什么不友好的言論,她這也是為了避嫌。
最終名次選定之后,他們接下來就要安排放榜,以及殿試的事宜了。
一般在放榜之后的幾日之內,就要抓緊開始殿試,這樣做也是為了趁熱打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