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榜一出,決定著無數人的命運,榜上有名者,自此一飛沖天,在踏入仕途之后,哪怕是最微末的官位,對于他們來說,也是質的改變。
尤其是寒門學子,科舉乃是他們實現階級轉變的唯一機會,很多人窮極一生都只考取了一個秀才的功名,但絕大多數人都不會輕言放棄,他們會選擇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到黑,哪怕已經白發蒼蒼,也會不懈的追求功名。
在放榜之后,接下來會朗聲宣讀會試高中者,這也是為了后面那些看不到杏榜的考生考慮。
至于宣讀的順序,也是大有講究的,差役首先將目光轉向到了最右邊的那張榜單。
這張靠右榜單之上的姓名,乃是這次會試之中,排名落后的中榜者。
易安粗略的掃視了一下,上面大概有百余個名字,在靠最左邊那張榜單正中朝上的位置,寫著的正是他的名字,在他之后,就是方才那位陳文和了,如果沒有他的出現,那會元的位置,就果真要落入陳文和的手里了。
雖然對于自己的排名早就知情,但在真正看到之時,心里還是難免有些動容。
畢竟,這可是他為之努力了數個月的成果。
很快,百余個名字,便被差役宣讀完畢,緊接著,只聽人群之中爆發出一個喜極而泣的聲音:“我……我中了!哈哈哈!”
場上這般表現的,不止他一人,很快便又有幾個考生聲音哽咽,又充滿了激動的聲音響起,緊接著,他們整個人都迅速的籠罩在了偌大的驚喜之中,對于自己能夠考中進士這件事情,他們竟生出了一種不太真實的感覺。
這可是他們一直以來都夢寐以求的東西。
在考中了之后,這就猶如一塊敲門磚,接下來他們便能夠參加殿試了,只要是參加了殿試的貢生,就必然能夠成為真正的進士,只不過,卻有著三甲之分。
這一次的排名,也并不等于最終的排名,哪怕是處于末尾,也都是有可能在殿試之上名列前茅的,只不過,只有前十名才有資格入殿面圣,至于十名之后的貢生,只能夠在殿外寫出自己的策論了。
殿試的重新評定排名,雖然變化不會很大,但至少還有希望。
可以這樣說,只要考中了進士,那就已經是雙腳踏入了官場,不僅不用交稅,還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祿,接下來他們很快便會被委派到各地主政,等到了一定的期滿,根據政績的高低,會正所謂“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考中進士之后便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進士及第只代表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不等同于官,還需要再參加吏部“銓選”合格之后,才能被授予相應實缺官職。
這稱為“釋褐”,簡單來講,就是脫去平民百姓的衣服,穿上官服,開始擔任官職。
他們考中進士的一年后能得以銓選授官,已經算是十分幸運了,有的人考中進士之后,不善投機鉆營,三五年、十余年,甚至二十年仍不能入仕做官,這都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當然了,這種情況也只可能發生在二三甲進士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