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女兒,矜持的盧嫣似乎很快放松下來,她的臉上瞬間泛起一層母性的溫柔。
她聊起楚歌兒時的趣事,又頗為自豪地說起女兒如今的自律、懂事和聰穎。
“聽說楚歌喜歡畫畫?”譚默問。
“是啊,小時候就喜歡畫畫,現在上高中了,怕耽誤學習,就讓她停掉了。”
“考一家美術學院不就好了嗎?”
“不太靠譜,理工科是一條比較穩妥的道路,我的女兒也很擅長這方面,日后的就業和發展都穩定一些。”
“況且她讀書很用功,成績也蠻不錯,這難道不能證明她其實很享受現狀嗎?”
譚默不再作聲,這就是他和妻子的共同點,他們都是固執的人。
他固執地以為妻子能體諒他,盧嫣固執地以為丈夫能理解她。
他們也都固執地以為了解楚歌,知道什么是為她好,原來他們都錯了。
越年長,譚默就越不敢輕易定義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那些運籌帷幄的父母,總是自以為是地為孩子規劃著將來,倘若有什么是他們必須學會的,無非是謙卑和尊重。
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楚歌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那是為取悅父母而生的人。
他倒寧愿她活成一匹野馬,一輩子享受信馬由韁的快意人生。
“這個周末我們書店要放映一部很棒的意大利老電影,和楚歌一起來看看吧。快期末了,也讓她放松一下心情。”臨別的時候,譚默發出新的邀約。
“是嗎?什么電影?”
“羅伯托.貝尼尼的《美麗人生》。”
那是他們戀愛時期,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
“好吧!”盧嫣心頭微微一顫,隨即答應下來。
……
《美麗人生》是一部悲劇。
電影里那個置身猶太集中營的父親,直到臨死前,都在為兒子打造一個奇幻美妙的叢林游戲,讓孩子身處地獄卻猶如天堂。
在硝煙彌漫的迷霧中,為妻子帶去安慰,他的愛人因他活得更加自在豐盈。
他本以為自己也能成為這樣的父親和丈夫。
影片的最后,當擊斃父親的槍聲響起,他的愛人和兒子離開了集中營,沐浴在自由的陽光下。
孩子興奮地對媽媽大叫:“我們贏了!”
那是爸爸告訴他的。
譚默看到了盧嫣眼角的淚光,和很多年前的那個夜晚一樣。
如果那時候只有感動,也許,現在還多了幾分顧影自憐的凄楚。
他是有多想把她抱緊。
高一期末考試結束了,楚歌毫無懸念地穩居年級第一。
王樂翔成了他們班最大的黑馬,這條“大尾巴”竟然追了過來,好歹從倒數進入了年級前五十的矩陣。
他干掉了紡錘粗大的腰部,從尖尖的底端爬上了尖尖的頂端。
“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哪怕只是襁褓中的愛情,也能產生巨大的生產力。”王樂翔搖頭晃腦地跟譚默得瑟。
“是意淫中的愛情吧。”譚默嚴謹地糾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