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的分析大有道理,農村年輕人中只有體能沒有技能的超過一半,以后這些人的就業很成問題。”
“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所以我們三水縣要先走一步。”
沈建華很嚴肅道:“別賣關子,一口氣說完!”
“東北有三水縣建筑工在建設大慶,這遠遠不夠,我們縣還應該牽頭有組織的進行勞務輸出,可以在京城、滬城、深圳、廣州建立據點以點帶面。
名稱叫做辦事處、聯絡處、或者叫做三水縣同鄉會,反正不管叫什么名字,最好能夠做到提供一二百人臨時落腳。
縣里可以委派一位副縣長參與接洽業務,有了處長這個級別跟相關單位談判,受到重視的程度截然不同,只要能夠率先進軍大城市的建筑市場,這碗飯至少足夠吃三十年。”
“吃三十年?你的估計太樂觀了吧?只要能夠吃三五年,我就要燒高香了。”
“沈叔叔,你有沒有出過國?”
“沒有!”
“建議你有機會要去國外看看,最好是去美國,實在不行去日本、南朝鮮,要是這些地方也去不了,你就去香港看看。”
黃道舟見沈建華貌似不高興了,干咳一聲,道:“黃瀚,說話注意分寸,不要太‘老卵’。”
“沒事、沒事,我愛聽,而且聽得很認真。黃瀚你接著說,怎么難聽你就怎么說,越難聽越好,我一點點都不生氣。”
“我們國家迎來了最好的時代,將要創造奇跡,現在我們的城市拿西方國家的城市相比破敗不堪,差距超過五十年。
但是你我都要相信,勤勞的中國人民會用汗水重新建造出一座座雄城,最后反超歐美列強。
我可以預見,國家需要上千萬的建筑工,我們三水縣的農民總共也就五六十萬,早一日布局去各大城市搶占建筑市場,解決十幾萬勞動力就業真的不難。
這時三水縣能夠先行一步,勞工輸出形成規模,有部門進行管理,就能夠減少三水縣農民成為‘盲流’的數量,這肯定是萬家生佛的好事。”
在改革開放初期,走出去很重要,走得越早越好立足,黃瀚這番話真的是掏心掏肺了。
沉默,沈建華、秦局長等等都在皺眉思考,一時間鴉雀無聲,只有屋外的蟬鳴聲刺耳。
秦淑珍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她道:
“建華,黃瀚這孩子真是雄心勃勃,他恐怕根本不知道我們跟西方國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唉!花五十年趕上都不容易,談超越恐怕……”
她說著還不住搖頭,她應該是聽在海外留學的妹妹和旅居海外的親戚談起過中國跟發達國家的差距,沒什么自信。
沈建華道:“事在人為,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堅信中國能夠迎頭趕上。”
秦局長立刻附和道:“沈書記說得對,我們縣才執行‘大包干’一年多,經濟增長就超過了百分之二十,只要沿著正確的路線持之以恒走下去,肯定能夠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