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生道:“去年你家不剛剛翻建了老宅,那時你怎么沒覺著不劃算?”
“城里和鄉下不一樣,以后所有遠離城市的農村都有可能荒廢,張家莊離縣城十五里,那里發展不起來,屬于必然荒廢的地方。”
“荒廢?怎么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你們想想啊!秀兒姐、玉兒姐還有可能回農村嗎?”
“她們在城里有工作、有房子去農村干嘛?”
“二表哥,你的閨女到了上小學的年紀,想不想讓她來三水縣實驗小學讀書?”
“太想了!”
“想不想她進入實驗中學讀初中、高中?”
“這還用問嗎?”
“既然你都有了這樣的打算,為什么不干脆買房子住到縣城呢?你難道沒有算過賬,小學加初中加高中是多少年?人生能有幾個十幾年啊?”
“咦!對啊!我們夫妻倆反正不種地,都在城里工作,為什么不干脆住到城里來?”
“這不就得了,既然準備到城里安家落戶,為什么要在農村砌房子?”
“可是我們都是農村戶口,老了咋辦呢?”同樣打算讓兒子來城里上學的張月生問道。
“國家在進步,以后的戶口管理辦法截然不同,在城里工作有房子居住就可以落戶,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沒啥區別。”
“這,這有可能嗎?”
“這是發展趨勢,改革開放了,大量農村人口將要涌入城市,太多農村人為了子女的教育選擇在城里安家落戶。
城里的房子會越來越值錢,你們攢下錢萬萬不能在老家砌房子,盡可能在城里買房子。
只要有心找,在城里總能找到居民出售的房子,不要怕破舊,只要地皮不小就行,大不了花錢重建。這房子以后要比花錢在鄉下砌的房子值錢幾倍,幾十倍。”
十幾年后,舅舅家的六個子女沒有一家住在農村,至少是住在鎮子上。
但是六家無一例外都在老家砌了房子,而且砌了不止一次,每一家前前后后都花了有好幾萬。
這些房子九四年后基本上都空著,住房得有人住,沒人住的房子容易朽掉。
二零一零年后,黃瀚去鄉下辦事時路過舅舅家老宅,想去看一看,愣是沒敢進去。
長久沒人住的房子陰森森的,院子里雜草叢生,木質門窗都斑駁脫落了,看著這一切,容易讓人有悲從中來的感覺。
房地產業為什么在中國如此紅火?
這跟中國人的性格、習慣不無關系。
農村人剛剛掙到一點點錢,腦子里條件反射般出現造房子揚眉吐氣光宗耀祖的念頭。
后來進了城,平時省吃儉用,攢點錢就買房子。
(請書友們留下推薦票和月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