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就是如此,如果開發商肯給“房鬧”全款退房,都用不著給利息,肯定不可能存在“房鬧”群體。
錢國棟道:“答應退錢賠利息,當然鬧不起來,可是鄉鎮哪有錢賠呀?”
“房子就是錢,而且一年一個價!”
“我明白了,你是篤定的認為一兩年時間房價能漲超過百分之十,所以扣下百分之十管理費,沒人會不服。”
“只要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而且扣下的百分之十確實是最差的,我能夠肯定沒人不服氣。畢竟這百分之十的產權屬于政府所有,不是被私吞了。”
“這主意太好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單位也是如此。
鄉鎮干部忙前忙后白忙一場誰愿意?能夠得到西大街幾百平方米的房子,這積極性就截然不同。”
“關鍵是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為了防止以后出現因為產權不清而對簿公堂,證照一定要做到準確、有效、合法。”
“這完全沒問題,姜書記親自抓窗口建設,懶政、怠政、踢皮球現象基本上能夠剎住。”
**只要認真起來沒有什么事情辦不成,況且八十年代初的人民群眾淳樸多了。
全縣總動員不是蓋的,特事特辦,手續批得極快,物資大廈率先在十一月初破土動工,緊隨其后的就是陽光大廈。
三水縣建筑公司很多,幾乎每個鄉鎮都有,這幾年去東北做工程是重頭戲。
然東北和蘇南省幾乎可以全年施工截然不同,不能施工的冬季時間很長。
從十月中旬開始,三水縣在東北干活的建筑工陸陸續續回來了。
農民建筑工們原本以為要閑四個月左右,沒想到家鄉也在修建高樓大廈,于是乎太多建筑工爭先恐后報名接受公司挑選。
沒幾天,聯運大廈、商業大廈、百貨大樓、輕工大樓、工商銀行辦公樓、“自強大廈”等等十幾棟大樓先后開工。
從東北歸來的建筑工今年的收入又會提高不少,因為最少能夠多干三四個月的活兒。
政府主導的拆遷比較容易,給出的條件是拆一還一。
西大街上的房子有七八成是各單位或者房管所擁有產權,哪能不服從大局?
少量私房的拆遷也容易,因為此時的人民群眾沒人不喜歡住樓房,拆掉多少破舊的平房,歸還同樣面積的新樓房,這樣的好事人人喜歡。
刺兒頭總會有,但是誰也經不起抽絲剝繭,總能找到他們的弱點,了解到他們顧忌什么。
政府牽頭,可以直接下達行政命令,刺兒頭家的親戚都得停下本職工作去做釘子戶的思想工作。
如果釘子戶有親戚是在行政機關工作,更加好辦,領導會堂而皇之告訴這位攤上事兒的某某某,警告他:
“如果連自己家親戚的工作都做不下去、做不好,那你還能干啥?還能為人民服務嗎?”
這帽子誰敢戴?
為了證明自己是能干的,是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他們當然要把釘子戶勸離!
與此同時,各鄉鎮也在宣傳轄區里的單位、個人合股修建大樓的好事,互相之間還存在攀比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