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瀚太壞了,給黃道舟出了金點子,讓他生產空調專用銅管,用不著管能否賣得掉,只要質量過硬能夠生產多少算多少。
為什么這樣做?不應該以銷定產嗎?
時間段不同策略不同,銅這種原材料接下來會暴漲,有一段時間里,空調用銅管不僅僅漲價厲害,市場上的供應還比較緊張。
現在不緊俏的最大原因空調專用銅管是新產品,以前沒有銷售渠道,簡直是“燒香買,磕頭賣”。
何必呢,過幾年價格翻幾倍時人家急用的單位會找上門來求著買。
因此黃瀚讓黃道舟放心大膽要電解銅計劃大量生產,自己的風機盤管車間先用著,用不了這么多直接壓庫存。
反正進行了兼并重組后現在的“全力企業股份制有限公司”地盤又增加了雙倍,原建材機械廠的材料倉庫空著。
以后庫房滿了也不要緊,兩棟暫時用不著的廠房也可以改為倉庫。
用銅管做庫存最理想,首先這東西貴,庫容量的性價比高,其次這東西容易保存,不太容易生銹、腐蝕。
還有一條最重要,全國空調保有量以每年翻數倍的速度增長,空調專用銅管價格必漲,市場需求量連年翻數倍,一直到二零二零年都需要這種產品。
包贏不輸還擔心啥?開足馬力生產,明年還要增加設備擴充人手。
原建材機械廠還有七八十職工必須分流,其中一半人讓他們帶薪下崗。
黃瀚的姨夫陶元明現在也是建材機械廠的正式職工。
前世陶元明一輩子都渴望寫成一部,然都是在不斷投稿,不斷退稿中度過。
他僅僅是在某些小報小刊上發表過小小的豆腐塊文章,賺到的稿費連買稿紙付郵費都不夠。
后來生活條件稍微好些了,居然被人家忽悠出版了自己的詩集。
往往這種出版物就是趙本山小品里“村頭廁所的紙”,能忍著看下去的肯定會便秘。
不是瞎話,黃瀚真的看過,都不如打油詩,感覺太難受,如同在煎熬。
陶元明不是干技術工的料,他恃才傲物認為自己卓爾不群沒法跟工友、班組長、班長、車間主任相處。
現在進行了股份制改革,建材機械廠被“全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兼并。
按照雙方多次談判達成的條件,原建材機械廠的職工不得辭退,工資和醫療費、退休金費統籌必須交足。
不得辭退社會主義職工是縣里的底線,這種條件使得企業的負擔倍增。
黃道舟在家里跟張芳芬和黃瀚協商時難以決斷。
而黃瀚卻不以為然,指點黃道舟把現在應該發放的固定工資數額全部確定,就可以大膽簽合同。
當下的職工收入不僅僅是固定工資,有些效益特別好的單位工資獎金已經倒掛,職工調侃“兒大似爺!”
液壓元件廠就是獎金比工資高,所有職工的總收入都超過固定工資一倍多,勤快、手腳麻利、技術過硬的工人拿到三倍也不稀奇。
建材機械廠連退休職工也只不過三百幾十個,估算這些人中有兩三成不堪大用也無傷大雅,固定工資平均下來也就是四十塊錢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