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章依舊)
“全力空調”的生產由剛剛提拔不久的廠長助理黃憲誠負責。
他已經組建了的五個安裝隊,當下手上有五個單位的安裝活兒,總量接近三百臺,營業額達到一百萬。
安裝隊按照八個人一輛躍進雙排座配置,爭取在九月份之前完成六百臺水空調的安裝。
三小黃憲章也是安裝工之一,跟他同組的還有劉小剛,他倆同歲,都是第二中學畢業的初中生,有共同語言,處得最好。
劉小剛是劉小明的哥哥,原本軌跡初中畢業后進了“東方紅布廠”當上了印染工,這一干就是三十幾年。
不是“東方紅布廠”沒有破產倒閉,而是國營大工廠倒閉后往往誕生出若干私營小廠。
如劉小剛這種只知埋頭干活兒的工人,私人老板不介意繼續使用,工資雖然沒見減少,但是辛苦多了。
經歷鍛煉人,劉小剛原本很正常,下棋、打撲克都玩得不錯,沒有語言障礙,但是工作了十幾年后,黃瀚再跟他聊天,就發現他有些木訥了。
這也難怪,天天機械性地干千篇一律的活兒,正常情況下只接觸十幾個人,真的容易把人弄傻了。
一開始歷史軌跡如故,也是因為“東方紅布廠”是縣里不多的國營大廠之一。
劉兆祥依舊是把劉小剛弄進去當上了一名印染工。
不到半年,劉兆祥發現劉小剛因為要穿長筒膠鞋、戴橡膠手套長時間干活兒,導致手丫、腳丫都爛了,心疼了。
于是乎,他想到了黃道舟、張芳芬,找去了“自強服務公司”。
三天后劉小剛調動工作來到了當時的液壓元件廠,當天就被分到了新產品車間。
液壓元件廠的職工編制分國營、大集體,劉小剛在“東方紅布廠”干了大半年也不算吃虧,弄到了國營編制。
雖然所謂的國營編制的職工到了九幾年屁用沒有,但是這個時候的人不這樣認為。
后來黃瀚聽劉小明說起老實巴交的哥哥,果斷讓劉小明轉告劉小剛申請學習水空調的安裝和維修。
液壓元件廠正在培訓青年職工適應新產品,都用不著黃瀚走后門,劉小剛就被安排到了空調生產車間。
黃瀚根深蒂固地認為早日接觸空調產品,以后的機會很多,哪怕開一家直銷店都能發財。
后天鍛練肯定能夠改變人,三小和劉小剛都是老實人,讓他們成為最早的空調產業從業者積累資歷,怎么著也能比原本軌跡混得好。
空調安裝的特性無法改變,蘇南省不可能有哪家單位用水空調制暖,因為那一點點溫差太兒戲。
夏天把室內溫度降五度,體感舒服多了,冬天把室內溫度提高五度基本上沒什么大感覺,而提高二十度,水空調根本做不到。
顯而易見,入秋后安裝水空調的活兒肯定不會多,完全沒有也不是不可能。
安裝工這時會參與生產風機盤管,銅管,春天繼續組隊上門安裝,提供維修服務。
黃瀚對這個產品充滿信心,他的記憶中水空調在三水縣大量安裝時是兩千年左右,那時電空調已經基本上普及了。
有些人家選擇安裝水空調是看上了價格便宜,更是因為特別省電。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客戶親眼看到“事竟成賓館”安裝了水空調,再詢問已經在使用的其他單位后,決定購買的比例肯定很高。
今年能夠把六七百臺水空調安裝到位,做好售后服務,相信明年春天就會迎來井噴行情。
機會只留給準備好了的人,“全力企業”要在生產庫存的同時培養安裝工和售后服務人員。
杜絕夏天來臨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更加要杜絕客戶報修后無人問津的情況發生。
做口碑是黃瀚一直強調的,不謀求暴利踏踏實實做品牌,路才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