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黃瀚沒打算出遠門做啥生意,因為不僅僅是新成立的“全力”、“華美風”這兩家股份制有限公司事兒多,西大街面臨的瑣事也不少。
有黃瀚這個智囊在,連宋春華都覺得安心。張芳芬肩上的膽子輕多了,能夠定下心來學習。
黃道舟已經用不著去黨校上課,因為他在六月底光榮畢業,拿到了大專文憑。
不僅于此,他還被評選為這一屆畢業生中的優秀學員之一。
這份榮譽不簡單,因為這一屆學員六十多,優秀學員只有三個名額,會記錄在檔案里成為政治資本。
這一天,物資局的幾個朋友來黃瀚家聚會。
那是長年累月出差的物資局局長陳義華從東北回來了,黃道舟請大家來熱鬧一下。
黃道舟雖然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但一直跟物資局保持良好的關系,他近水樓臺先得月,從來沒有出現物資計劃被擠掉的情況。
祝廠長、劉經理、錢普義、李章榮、劉勝利等等加上張芳芬、黃瀚、黃馨、黃顰一共十五人在徽派宅院堂屋里坐了滿滿一大桌。
時過境遷,四年前的黃道舟只不過是個物資局下屬單位的普通職工,現在已經是正科級是縣長助理,跟物資局局長平級。
還有小道消息傳出,縣里為了黃道舟這個懂事兼職總經理出去更好辦事,正在研究提拔黃道舟為副處級,給副縣長職務。
獎勵改革開放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那是必須的。
黃道舟同志不愧是優秀黨員顧全大局,沒有拿走幾百萬獎金,讓縣里乃至于市里、省里都避免了處于風口浪尖。
因此提拔黃道舟,給予他榮譽基本上沒有什么阻力。
八十年代政企不分,紅頂商人多不勝數,頂著國家干部身份跟大單位談合作能夠加分不少。
黃道舟掏出副處級、副縣長的工作證,去拜訪部屬國企就不會出現門難進,人難找的普遍現象。
全國黨員干部是一家,理論上都是同志,在不觸犯原則問題的情況下彼此之間都會給面子,把一個副處級拒之門外的可能性很小。
在中國當干部肯定得到尊重有極高的社會地位,有錢不一定有地位。
所以黃瀚一直為父母謀劃,讓他們物質、精神雙滿足。
物資局這兩年可謂紅得發紫,這一次是最先響應縣里號召參與西大街工程的單位。
西大街不僅僅有物資大樓、金屬公司辦公樓還有燃料大樓和建材大樓。
大家喝酒聊天很是熱鬧,陳義華答應黃道舟,把從老毛子手里串換回來的電解銅計劃分一半給“全力企業”。
陳義華以前在包鋼工作時是正處級,調回家鄉后變成了享受副處級的正科級干部物資局局長,心里當然不舒服。
他沒想到還能發揮出曾經去過蘇聯精通俄語的優勢,跑去東北邊境跟老毛子以貨易貨,為縣里、局里、金屬公司賺了不少利潤。
現在有風聲傳出,他有可能被提拔為副縣長分管物資局、外貿公司、三水縣各駐外辦事處。
陳義華是老牌知識分子,喜歡思考,當然知道他能夠發揮特長完全是黃瀚給縣里出的金點子,并且舉薦了他。
因此他每一次從東北回來都要來黃瀚家聊一聊,去年夏天他就聽從黃瀚的建議從老毛子手里串換了二十幾輛挖土機。
弄回來這些挖土機不僅僅賺了幾十萬塊,如今還發揮出了大作用,否則一個月內完成大樓的基礎建設根本做不到。
聽從黃瀚建議在黑河弄地皮修建了兩棟室內大倉庫好處太大了,不僅僅自己換回來的貨用不著因為等車皮計劃日曬雨淋。
還能夠給同樣來搞串換貿易的單位代辦儲運,獲利頗豐。
現如今黑河辦事處已經建立,就在倉庫樓上辦公,那里有集體宿舍也有不少單間,縣里、物資局、外貿公司等等單位正常情況下有不低于五十人在那一邊常駐。
串換貴金屬是首選,其次是換大型機械,最后才會考慮換螺紋鋼和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