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肯黃瀚跟任何人動手!”
這回張春梅答應得很認真,她真的擔心黃瀚被壞人傷著。
……
工農業總產值名列前茅的三水縣被樹立為省改革開放的典型,精神文明建設的模范,雙擁標兵,環境衛生示范城……
榮譽太多了,基本上囊括了縣一級能夠獲得的所有榮譽。
風頭太強勁的三水縣引起了最高層的注意,大首長點頭,最高智囊團指示:“實事求是,深入調查。
如果三水縣的典型沒有太多水分,中央電視臺應該做出系列節目深入報道,號召全國的縣市級干部學習。”
這是政治任務,不是隨便說說,于是乎,調查組成立了,領導姓范曾經是某黨校的副書記,他的級別比揚州市高官還要大一級。
黨政機關不是企業,黨領導一切,書記是一把手。
接到任務的中央電視臺派出暗訪組跟隨調查組行動,記者、攝像師是來捕捉新聞,做了兩手準備。
如果三水縣是真金不怕火煉,那么就以唱贊歌的態度正面宣傳。
反之,那就不客氣了,批判、揭露是咱們媒體人職責所在!
九月二十八日,“事竟成賓館”入住了十幾個說著流利普通話的外地人,他們早出晚歸,還特愛打聽事兒。
三水縣的典型是不是假的,當經驗豐富的調查組和暗訪組的十幾個領導、干部到達的當天,他們心里就有數了。
因為他們的行動屬于最高機密,沒有通知蘇南省,相信小小的三水縣不可能得到消息,肯定不可能提前準備應付檢查。
他們是分四撥進入三水縣,為了不扎眼,只開了一輛半新不舊的吉普車,其他人都是乘公共汽車。
三水縣留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凈,比省城的環境衛生搞得都好,嶄新的長途客車里根本沒有司空見慣的怪味。
第二印象就是閑雜人等、混子少,在三水縣沒瞧見有人打架,甚至于吵架的都少。
第三印象就是人多,樓房多,完全不像一個縣城,絕對能夠跟一般地級市媲美。
第四印象更加有代表性,商業繁榮。
因為有了商業步行街,有了上千大小商家入住,售賣的商品五花八門。
在步行街開店的有個體戶也有廠家直營,簡單的加工當然就近,甚至于發展成一樓是店面,二樓就是小型服裝廠。
所以三水縣城區這一年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工廠。
加工服裝、鞋帽、紐扣、拉鏈或者生產跟服裝配套的馬尾襯、墊肩、盤扣等等,都干得紅紅火火。
漸漸的,來三水縣進貨的個體戶就多了起來,不知不覺中,這里就變成了大型集散地之一。
蓬勃發展中的三水縣給外人的感覺當然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景象。
“華美風”坐落在北大街的主廠房七月份已經完工,八月份完成了搬遷。
由于訂單足,生產任務緊,接近七千縫紉女工三班倒,歇人不歇機器。
廠房是新建的樓房,高大且寬敞明亮,由于三水縣是省典型,也是由于三水縣上馬了熱電廠,因此省里特批不限電。
夜里燈火通明的“華美風”廠房簡直成為了一景,光芒照亮了半條北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