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華美風”、“物聯船廠”、“蘇源熱電廠”看看,讓中央電視臺的同志現場采訪、收集一些先進素材。
哦?人家已經看過了“惠農集團”、“全力企業”給出表里如一的評價,省領導笑了。
他樂滋滋跟范書記打趣道:“老范,你放心,三水縣的工作扎實,表里如一那是必須的!”
省一把手比范書記級別高兩三級,又是長者,別說喊“老范”喊“小范”也不唐突。
調查組肩負體察下情的使命,既然沒有掌握到齷齪,肯定要正面宣傳,范書記當然要表明態度。
他道:“三水縣確實是先進典型,充分說明強將手下無弱兵啊!”
“哈哈哈……”省一把手很受用,邀請范書記和他一起乘車前往“華美風”新廠區。
領導們忽然蒞臨,這三家單位雖然沒有事先得到通知,但是都有條不紊,從干部、職工的精神面貌就能看得出管理水平。
中央電視臺記者和省臺記者采訪了不少普通職工,從工資標準問到住房條件,還問了對單位領導,縣領導的看法。
中央電視臺是多么高大上的存在,哪怕不好也得挑好聽的說啊!況且這三家單位確實不錯,工資高、獎金多、福利好。
因此每一位隨意挑選的工人或者干部接受采訪時,都有些像后世電視新聞里的朝鮮人。
更有甚者,居然講了催人淚下的故事!
那是一個知青憶苦思甜,講剛剛插隊回城時日子多難熬,哥哥嫂子多么不待見,只能厚著臉皮跟他們跟父母擠三十幾個平方的祖宅。
現在多好,樓房住著,收入讓以前鄰居們羨慕嫉妒……
張芳芬愛用知青,第一批接受的女工全部是知青,現在絕大多數知青都當上了干部,最次也是管二三十人的排長,職務工資比普通工人多二三十塊。
因此確實有不少知青感恩,她們此時憶苦思甜當然存了報恩的心思。
記者愛聽故事,這種前后對比的方式更加能夠突出改革開放的重要性,這種素材難能可貴呀!
記者們腦子里已經構思出了一檔訪談節目的主框架,再來幾個干部、職工的真是事跡,肯定完美,感動中國不至于,感動上千萬觀眾應該沒問題!
專題節目的指導思想肯定是宣傳改革開放的成就,歌頌我們的黨光榮、偉大、正確!
省一把手還是得到了親自跟調查組同志們介紹的機會。
那是來到“物聯船廠”聯運公司新通揚河廠區,看到了二十幾艘在建造中的內河鋼鐵船后。
他明白交通運輸的重要性,一直關注這方面的進展,心里急著呢!
看過三水縣的報告,知道三水縣的熱電廠之所以能夠順利并網發電,就有因為船多,實現了電煤能夠通過江海、內河聯運到達目的地。
修路非朝夕之功,那得一公里一公里拿錢堆,著急沒用。
然長江、大運河簡直是上天給予蘇南省的恩賜,利用這個優勢發展水運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