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領導不僅僅介紹在建的船舶,還把三水縣的地理給調查組的同志們科普了。
三水縣的母親河就是漢朝吳王劉濞開鑿的邗溝,漢景帝時的七王之亂,挑頭的吳王封地就涵蓋揚州、南通地區。
也是因為邗溝修通貫穿了揚州、南通,使得吳王獲得了這片魚米之鄉的物產,使得鹽運通暢帶來了財富,讓他起了反心。
由此可見便捷的交通多么重要!
三水縣懂得利用自身優勢,這幾年新下水了上千條鋼鐵船舶,全部淘汰掉了容易出事故,容易導致沉船堵塞航道的水泥船。
使得整個揚州地區都能夠充分利用長江、大運河、四通八達的內河航道帶來的便利,擺脫了交通瓶頸的制約。
省大領導談古論今,幾十上百干部無論是否懂這段歷史,都得認真聽,都是一副受教的模樣。
事實上首都來的干部們還就真不知道三水縣母親河這么有來頭,真聽得津津有味。
三水縣的干部肯定都知道老通揚河就是漢朝的邗溝,歷史比大運河還要古老,他們沒想到大領導也如此了解三水縣,如此夸贊三水縣,一個個與有榮焉。
省一把手不僅僅介紹了歷史,還特別重視船舶的建造,要求三水縣還得提高產能。
姜曉娟趁機匯報了“物聯船廠”下一階段的發展規劃,并且告訴領導們,
老通揚河邊的廠區規模不小于這里,長江邊的廠區生產的船舶排水量都是一千噸以上,排水量三千噸的江海貨船現如今已經下水十五艘。
哦!原來“物聯船廠”不僅僅生產小船?生產的大船如今都在錦州港、南通港之間來回跑,不僅僅賺到了運費,還大大緩解了三水縣的物資供應的壓力。
從京城下來的同志都有見識有知識,他們當然知道當下國家的火車皮計劃是多么緊張,肯定知道蘇南省是制造業大省不是資源大省。
煤炭、木材、鐵礦石、廢鋼等等原材料的需求何其多也。
運輸何其重要?三水縣走通了江海內河聯運不會被原材料的供給束縛手腳,肯定領先一步啊!
怪不得這小小的三水縣發展得這么好!調查組的同志們一個個恍然大悟。
故事講爽了的省大領導興趣盎然,得知“物聯船廠”將要再次重組擴張,成立“江河船舶集團”當場表態支持。
并且做出指示,劃撥地盤給“江河船舶集團”用于擴充坐落在長江邊的廠區、庫區。
這一直是個難題,因為三水縣不靠長江,“物聯船廠”在江邊的廠區是聯營性質,地皮是租賃的,地皮所有權屬于太州港區的一個生產隊。
這下好了,省領導大手一揮,全省一盤棋,什么你對我的?地皮都是國家的,誰能為經濟發展做貢獻而且是大貢獻,地皮就批給誰!
他看好造船業,知道三水縣建造的“江河牌”中小型船舶供不應求,當然希望將要擴張組建的“江河船舶集團”蓬勃發展。
省最大的領導發話了,跟隨的市一把手當然表示全力支持,跟在市領導后面的太州市一二把手唯有相視苦笑。
算了吧,三水縣也就是在江邊劃走一片地皮罷了,咱們沒有必要做惡人,于是乎,他們倆當場站出來表態,全力支持領導的英明決定。
以前協商過多次未果的“物聯船廠”用地問題就這樣迎刃而解,三水縣的領導們都覺得喜從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