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投資飯店的成本比投資專賣店高多了。
黃瀚要求“事竟成飯店”的房子必須擁有產權,且營業面積不低于兩千平方米。
這樣的投入當然必須選擇大城市,原因很簡單,哪怕飯店不盈利,坐等房地產升值也能賺翻了。
當下縣城房子的價格和大城市價格相比,懸殊不大。
二十年后差距越拉越大,三五倍甚至于十倍都有可能。
把真金白銀投去內陸地區的縣城肯定傻得冒泡,黃瀚怎么可能做這種蠢事?
秀兒、玉兒、俞勤、張玉蘭等等不分工,都管理“風牌專賣店”和“事竟成飯店”。
秀兒、玉兒總負責,一個常駐首都,一個坐鎮滬城,分南北兩個大區。
她倆又以直轄市、省、地級市等等細分了片區交給手下的經理、副經理管理。
三水縣的兩家“事竟成飯店”和首都、滬城、杭城的十家都有負責培養廚師和服務員、領班的任務。
菜肴的推陳出新每個月都要進行,同樣得取長補短。
密切關注其他飯店的菜式必須有,發現新菜肴肯定要學習、模仿,甚至于直接下手把人家的廚師挖墻腳。
為了好廚師甚至可以連人家的飯店一起買下!
反正這個時期買房子沒虧吃,如果看上的飯店沒有資本,連房子都是租來的,玩死他們更加容易。
“事竟成飯店”擴張的速度遠低于專賣店,至今為止才五十七家,但都是在大城市。
地級市只發展了蘇南省和浙省,可發展的地區真的很多。
但是培訓廚師比培養專賣店店長難多了,沒法大干快上,依舊是慢慢來,目標任務三年內開滿一百家。
這兩年,“華美風”也完成了幾次收購,三水縣織襪廠、針織內衣廠、鄰縣的兩家服裝廠等等。
這個月正在談判的是一家不大不小的制鞋廠,不在蘇南省,在浙省,因為黃瀚瞧上了他們生產的運動鞋。
這家廠子剛剛起步一年多,有員工二三百,生產的運動鞋在杭城賣得不錯。
杭城有四家“風牌專賣店”、兩家“事竟成飯店”和“自強建筑公司”浙省分公司。
負責浙省市場的是張秀芝,她三年前就是蘇州專賣店的店長,在她管理下一年內,蘇州專賣店發展到了三家營業額可圈可點。
張秀芝證明了她的能力當然得到提拔,現如今已經躋身高管行列,負責整個浙省市場,“自強建筑公司”的事兒也必須盡心盡力幫著辦理。
張家莊有八成人家姓張,而且都在一個祠堂的,名字其實有排序,但是解放后按照規矩來的就不太多了。
“秀”字輩的矮張芳芬一個輩分,如今在黃瀚家產業工作的有幾十個。
除了當上負責一個省日常事務的經理張秀芝,還有當上副經理負責一個地級市經營的張秀琴、張秀慧、張秀英、張秀繡等等二十幾人。
是不是有點任人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