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淑潔以嚴肅的口氣道:
“我做生意從來不弄虛作假,這些設備都是九成新的二手貨,出廠日期基本上在兩年左右。
功能和使用方面跟訂購的全新設備別無二致。
但是跟全新機器相對比,價格低了兩三成,而且沒了幾個月甚至于一年的生產周期,可以直接提現貨!”
“謝謝!謝謝您的誠實,我們一直都很信任您!有九成新還能便宜這么多,太合算了!”
為了證明自己根本不介意二手貨,秦昆侖想了想又道:
“我們‘東方紅布廠’至今還有二三十年前的蘇聯設備在使用呢!據說那些設備當時就是人家的舊貨。”
“您放心,我親自考察了太多廠家,能夠保證這些都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紡織、紡紗、針織設備。
而且這些設備目前都處于正在使用中,我能確保每一臺機器的性能和質量,不會讓國家吃虧的。”
秦淑潔沒說謊,那些資本家根本沒有停產,只不過利潤越來越少,越做越不劃算。
思前想后,倒不如把設備打包賣了一次性拿到手幾百上千萬美金,要不然十幾二十幾年也賺不回賣設備的錢。
這還是以當下的工資、稅費預估。
美國工人是比較牛逼的,喜歡少干活兒多拿錢,不肯加班加點,一旦鬧起來厲害著呢!
往往鬧了,資本家就得加錢或者減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
要是再來幾次有組織的罷工,工會出面進行勞資談判,廠子更加賺不著錢,是否保本都說不好,收回投資絕無可能。
所以說凡事都要一分為二看。
有工會這種組織的存在未必都是正面的。
縱觀諸多西方國家工會的表現,你就會發現所謂的行業工會已經開始制約競爭、影響生產力的發展,甚至于對抗政府。
黃瀚已經接近不惑之年,終于明白了不是任何事都有對錯,完全取決于你的立場。
比如說二零二零年七八月份,韓國醫務工作者工會發動罷工,目的就是阻止政府擴大醫學院的招生比例。
他們這樣做究竟是對是錯?
站在現職韓國醫務工作者立場,肯定對啊!大量擴招會導致競爭激烈,收入下降,肯定要跳出來阻止維護自身利益。
站在普通民眾立場,而且是家里沒人做醫務工作的,肯定反對啊!
泥馬,醫生的平均收入已經達到普通工作崗位工資標準的三四倍,你們還要鬧?
我們看病難、看病貴,就是因為醫生少,政府增加醫學院的錄取人數,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呵呵!這就是立場決定了你支持誰,你支持的僅僅是你的支持,不一定是對的!
你維護的僅僅是你的維護,未必就是正義的。況且究竟什么才是正義?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清!
資方老板原本是想待價而沽爭取把設備賣上好價錢,沒想到事與愿違,忽然間紅紅火火的股市崩盤了。
突發性的股災引起了巨大恐慌,不斷聽說某某曾經身家百萬的富翁精神崩潰到跳樓自殺。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待價而沽鐵定不行了,趕緊脫手拿到現金才是王道。
降價,大副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