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豈不是要虧死?
不會,虧是有可能虧一些,肯定死不了!
美國的紡織類機器絕大多數來自于德國和日本,秦淑潔看中的基本上是使用了一兩年左右。
八五年九月底“廣場協議”簽訂之后至八七年十月,僅僅是兩年時間而已,美元對日元和德國馬克貶值均達百分之四十以上。
由此可見美國資本家賣二手設備時降價百分之四五十都不虧本,因為算算時間,他們買設備時應該正是美元堅挺的最后時間段。
況且干了一兩年,這些設備總要產生出一些利潤。
秦淑潔手握現金掌握話語權,壓價,竭盡所能壓,能夠把美國資本家壓得吐血才好呢!
人家沒吐血,相對于他們當時的購買價格僅僅是吐出了百分之二三十的讓利。
這意味著秦淑潔花了現價不到四成的錢買到了設備。
然這里又有了新情況,國際結算是以美元計,此時日元和德國馬克相對于美元漲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僅僅是八六年跟八七年對比,漲幅就有百分之十五。
因為三水縣開始詢價是八六年年底,所以能夠斷定進口這兩個國家的新設備,就等于要承擔百分之十五的漲價幅度。
由此可見等到股災形成恐慌時順勢購買二手設備有多么劃算,約等于是一美金當做三美金來用。
秦淑潔在跟資本家談判時經常想起黃瀚。
為啥!簡直是神操作啊!一步步算無遺策,急需現金的資本家差一點在談判時哭訴秦淑潔落井下石了。
然并卵!你不談咱們再見,秘書,喊下一家進來繼續談!
你不是牛嗎?想拔腿就走嗎?好走,不送!
美國佬最不講究面子,最注重利益,為了利益變臉速度絕對超過川劇。
見秦淑潔等等不為所動,立馬變臉,繼續哭喪著臉要求加一點點價!
總而言之秦淑潔的這一次收購就只有一個字“爽!”如果是三個字鐵定是“爽翻了!”
那些資方老板明知道秦淑潔就是撿便宜來了又能如何?
眼看著破產的公司、廠家越來越多,銀行同樣需要斷臂求生。
美國人都是習慣性寅吃卯糧的,沒有哪家企業不跟銀行借貸,到了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時刻,銀行肯定是翻臉不認人。
萬一自己的廠子被銀行封了沒地兒哭去!
他們急需大量現金,不得不低下頭。
僅僅是三天而已,律師起草相關文件,雙方簽字握手成交,愿打愿挨談不上誰虧了。
大致聽清楚了秦淑潔將要運來的設備數量后,這一刻的秦昆侖只覺得嗓子發干。
按照此時的市場價計算,價值接近一億美金的設備,這兩年我們整個蘇北甚至于整個蘇南省總共也沒得到這么多外資啊!
老首長明年七月份到點了,我如果這一次能夠談成這么大的合資項目,應該算得上不負所托,能夠交上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至于設備根本不是全新的,秦昆侖哪里在意,咱們中國人最擅長勤儉節約,只要設備不影響使用而且便宜就行。
二手設備又不表示生產出來的東西也是二手貨,只要產品沒問題,就是占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