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在股市崩盤當天親眼瞧見了那可怕的斷崖式下跌,后來又聽說了不少人因為債臺高筑失去了希望選擇跳樓。
她覺得自己太幸運了,在崩盤的前一個星期成功逃頂獲利豐厚。
如果還在股市里追漲殺跌,這兩年黃瀚、秦淑潔和她的努力都會在兩個小時內付之東流。
她認識到黃瀚強調把風險規模壓制在可控、可承受范圍內是正確的,心中更加認可黃瀚。
何止是沈曉蓉,秦淑潔更加佩服黃瀚,基本上是言聽計從。
此時的國際市場人心惶惶,正是大采購的絕佳手機,黃瀚指示秦淑潔,別管跟“全力企業”簽下多少臺合同,我們訂購十萬臺。
秦淑潔擔心超出的五萬臺“全力企業”消化不了,公司會形成積壓,不僅僅會白白占用流動資金,還得租用倉庫存放。
“全力空調”就是黃瀚手把手指點黃道舟搞成的,黃瀚經常去“全力企業”的研發團隊參與探討,并且不時給出金點子。
空調,后世的黃瀚只能算得上一知半解,但是什么樣子、什么性能基本上知道,不僅僅是知道外觀,還知道拆解后的狀態。
決對沒吹牛,黃瀚開飯店時立式空調、掛壁式空調用了三十幾臺,哪有可能不壞?
特別是“美的”空調,由于滾筒形風機的葉片是塑料的,最容易被掛衣服在空調下吹的人弄斷幾片風葉。
這時風機就不平衡了,抖動得特別厲害,噪音也特別大。
維修時必須換掉風機的整個滾筒,這就得把壁掛空調的室內機組完全拆開。
這當然都是售后服務人員上門維修,同樣愛好修理的黃瀚總是跟在修理工后面瞧著,發現修理工犯傻時還會提醒他們。
其實黃瀚認為維修空調不復雜,他自己肯定能修,但是沒有必要親自動手,在保修期內,維修費、配件根本用不著花錢。
如果自己動手了,人家反而不給保修。
因此黃瀚僅僅是半個內行,然有了屬于先知的這半個內行足以,“全力空調”的研發基本上沒走彎路,還因為黃瀚經常給金點子走了捷徑。
不是黃道舟不想買更多進口壓縮機擴大產能,而是因為美金緊張,資金也緊張,哪有可能提前一年多壓上去一千幾百萬美金?
這些美金換算成人民幣哪怕以國家外匯牌價計算也得五六千萬。
“全力企業”太需要流動資金了,真的做不到提前一年下單為第二年的產量備足進口壓縮機。
況且黃道舟還有顧慮,國際市場也是瞬息萬變,誰知道一年后空調壓縮機的價格是漲還是跌!
資金當然不能壓在這種產品上,壓在諸如電解銅、鋁箔、冷軋板等等原材料上更加妥當!
黃瀚知道黃道舟手里有錢都是選擇囤積原材料,因此根本沒有和黃道舟商量,相當于是自己墊錢為“全力企業”解決后顧之憂。
用不著擔心壓縮機形成積壓,因為黃瀚認為明年的“全力企業”有提高一倍產量的能力,實現營銷五億、六億大有可能。
反正挪用“全力企業”的預付款已經賺了接近四百萬美金,哪怕在完成合同時貼一些也無傷大雅。
跟親老子哪能算賬如掃地?扶上馬再送一程都不夠,要一直送他到達成就的巔峰,把“全力”空調做成中國第一甚至于世界第一。
秦淑潔僅僅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跟黃瀚探討。
見黃瀚言辭鑿鑿十萬臺空調壓縮機“全力企業”肯定能夠消化得了,也就不再多言,接下來就是堅決執行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