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廠的空調肯定都是大卡車送貨,網點有庫房而且在公路邊或者離公路不遠當然方便。
廣深、省城、蘇杭、無錫、合肥、青島、濟南的網點至少兩個,北京、上海經營了四個。
網點里不但有像模像樣的展示廳、辦公室,還有宿舍。
一般情況下總要住幾十個“全力企業”的工作人員,他們分別是區域經理、銷售員、安裝工、駕駛員等等。
培訓合格的安裝工同樣是維修工,兼顧售后服務,每個網點至少配備兩輛雙排座貨車,一輛吉普車。
銷售員的任務是梳理潛在的使用單位,沒什么好辦法,唯有一一上門推銷廣種薄收。
人家感興趣了,肯定要把幾個能拍板的負責人請去附近的“事竟成飯店”邊吃邊聊,順便看看空調的使用效果。
良性循環真的很重要,在國內,只要是像樣的城市基本上會有“風牌專賣店”,北上廣深省城蘇杭肯定有不止一家“事竟成飯店”。
客戶去“事竟成飯店”、“風牌專賣店”打聽“全力空調”的使用效果,聽到的哪有可能是壞話?
此時的空調牌子比較雜,“全力空調”的質量經得起考驗,絕不比同行差,還具備一個巨大優勢,那就是噪音比同類產品小多了。
這應該是歸功于“光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靜音電機的質量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全力空調”的生產已經形成規模,漸漸地將要擁有規模優勢,銷售網點已經鋪開,廣告宣傳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上春晚的潛在廣告價值有多高,黃道舟心知肚明,他當然要認真對待。
然,邱老師不太愿意拋頭露面,不肯和黃道舟一起去首都參加春晚的排練。
如今的黃道舟截然不同,他根本沒有讓黃瀚出主意,自己找去了籌備處隨機應變。
他沒有進行勸說,而是熱情邀請籌備處的邱老師、聶淑寧、馬書記、黃老師、小韓老師等等同志參觀“全力企業”。
黃道舟是市長、是市常委,還是“全力職中”這所最近名聲大噪的職業中學的校長。
他邀請籌備處的同志們去參觀“全力企業”,當然沒有人拒絕。
“全力企業”傾注了黃道舟的心血,他熟悉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如數家珍。
他從老廠區介紹到經濟開發區的新廠區,把今年確保完成三億營收明年爭取翻番的宏偉計劃和盤托出。
被邀請來參觀的邱老師、馬書記、黃老師等等都是知識分子,見黃市長如此接地氣,懂生產,佩服得五體投地。
然黃道舟沒有在馬書記、黃老師等等的贊嘆聲中得意洋洋,他感嘆一聲拽文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這是個什么梗?邱老師、馬書記等等糊涂了。
黃道舟跟籌備處的同志們解釋,他其實根本不是個喜歡嘩眾取寵的人。
寫作、唱歌讓自己出名其實并非本意,最終目的是把“全力企業”做成世界一流的集團公司,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
至于說做大做強的“全力企業”最終屬于誰?
黃道舟高調表態,反正他從沒想過占為己有,他根深蒂固地認為,將來年紀大了退居二線的時候,應該把這樣的好企業交給國家!
他還坦誠告訴籌備處的同志們,他黃道舟的退休金不會低足夠過得富足,要太多錢有何用?
兒子那么厲害,女兒那么優秀,用得著給他們掙財產?
空調產品將要成為老百姓的第一大家電,宣傳何其重要,能夠得到上春晚的機會,宣傳效應價值幾何?
自始至終黃道舟都沒有勸邱老師一句。
然參觀了“全力企業”,聽了黃道舟的豪言壯語,邱老師被打動了,主動說,愿意去首都排練,全力演繹好《紅酥手》。
黃道舟無需再說什么,只是雙手緊握邱老師的手,感嘆道:“知己難得!‘全力企業’數千職工都會感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