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老師反而不好意思了,謙虛道:“跟您比,我無地自容啊!”
黃瀚得知春晚選上了《從頭再來》和《紅酥手》立馬就想到不太愿意拋頭露面的邱老師。
他不知道如今的黃道舟早非吳下阿蒙,已經爭取到了邱老師的支持。
他特意去籌備處找邱老師,想好好和她聊聊。
進入人民公園來到大觀園景區,踏上沁芳橋,邱老師的辦公室瀟湘館就在眼前。
但是這里沒有掛“游客止步”的牌子,依舊可以隨便游覽。
籌備處,不對,撤縣設市后籌備處已經徹底被市政府收編,成立了“三水市公益活動基金管理辦公室”簡稱“市公益辦”正科級。
現在“市公益辦”正在打造北大街文化街區,北灣河、東灣河、陵園河、翠豐河等等十幾處等等原本軌跡被填平的池塘、小河將要連城一體。
計劃中不僅僅是八八年必須完成的北大街文化街區,規劃涵蓋整個三水城區,甚至于“家園集團”正在開發的住宅區也包括在這個水系里。
花三到五年時間,建成后的水系風光帶必然美不勝收,屆時租用一條觀光的小船,可以游覽三水市整個老城區。
人杰地靈的三水市哪能沒有水?有了諸多池塘、小河,不僅僅增添了雅趣,提升了城市的格調,還能夠較好的杜絕內澇。
城市規劃剛剛提上蘇南省各縣市的議案不久,深知城市發展弊端的黃瀚本著為了家鄉好的目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完善三水市的規劃。
黃瀚不僅僅保住了保住了那些池塘、小河,還保住了市中心的體育場,而且花大錢修建了體育館。
以后不管誰來擔任一把手,黃瀚都能保證他沒牛逼拆掉體育場。
他還保住了東岳廟,如今修舊如舊成為了三水市最熱鬧的去處之一。
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當年黃瀚學習彈鋼琴的小院被兩家單位爭搶。
實驗小學往東擴建,把原東岳廟的房子全部讓了出來,獨獨不肯讓出原本是邱老師辦公的小院。
理由很正當,那個小院實驗小學在八一年就花大錢修舊如舊了,理所當然是實驗小學的財產。
為了造成事實,實驗小學在小院的東墻開了一個門洞,修建了徽派建筑特色的門洞。
實驗小學的音樂老師高彩萍使用這個小院,能夠在這個小院里上音樂課的同學都是重點培養的音樂特長生。
這幾年分配來實驗小學的音樂老師都是大專生,單比教音樂實驗小學的師資力量在蘇南省肯定數一數二。
由于有了黃瀚、沈曉蓉、張春梅等等學長的榜樣效應,學音樂的同學們總體水平絕對領先全省。
東岳廟的管理單位也是文教局,直接經營東岳廟景區的是一個副科級部門,三水市佛教協會也屬于這個部門管理。
他們當然不肯放棄那個小院,理由也說得通,哪里原本就是東岳廟的禪房,你們實驗小學現在的房子多著呢,干嘛非得要那個院子?
朱校長級別比東岳廟的負責人高,當場就發飆了。
指著人家鼻子告訴人家,那個小院里誕生了《老師慢些走》、《心的祈禱》、《路燈下的小姑娘》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
培養了沈曉蓉、黃瀚、張春梅等等將來注定有一番大作為的學生,這里就是實驗小學一座豐碑,誰也搶不走。
最后教育局一把手何有為和稀泥,那個小院依舊屬于實驗小學,但是朝西的院門不封閉,白天供來東岳廟的游客參觀。
“市公益辦”在瀟湘館的院子里,這個院子有翠竹、花圃、金魚池,用小橋流水人家來形容這番雅致并不過分。
瀟湘館有大大小小二十幾間仿明代建筑,哪有這么多展品陳列?因此一半房間作為辦公室和音樂教室。
縱然如此,來瀟湘館的游客也比去的多。
原因很簡單,邱老師的籌備處太出名,有些游客就是想來現場瞧一瞧,往捐款箱里丟一兩塊錢的游客也不少。
現如今籌備處的牌子已經不見了,但是門廊里的捐款箱沒換。三五一群的游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