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資局牽頭,麾下金屬、木材、機電、化工十大公司搞回來了不少老毛子的吊車、起重機、自卸重卡、挖掘機等等。
大多數不是新家伙,有一部分從大工廠拆下來的龍門吊、塔吊約等于是花廢鋼價格弄到的。
當然,廢鋼價是明面上的,不可能給蘇聯公有制工廠和主官單位人民幣,舍不得給美金,給了狗皮大衣、“風牌”羽絨服、針織內衣等等。
暗地里還得給幫派、官員不少物資。
物資局自己組織了幾十人,又從東北雇傭了一二百,所有的大機械都自己拆,拆得仔細,主要部件還順便涂潤滑油、除銹進行了保養后裝箱。
中國人一個個都精打細算會過日子,老大哥家不缺鋼材也不缺木材。
現場做包裝箱都選用正經八百的木料,運回國后拆開包裝箱,那些木板給木材公司銷售,最起碼能夠算到三等料。
拆得認真、裝得仔細,因此絕大多數設備到家后組裝起來立馬能用,少量不能開動的問題也不大,只需要進行簡單的維修。
蘇聯設備有一個好處,零部件不坑人,三水市的幾個機械廠就能仿制,都用不著技術力量更加雄厚的“惠農集團”出手。
建筑公司需要大量腳手鋼管、建筑鋼模板和扣件,當下國內所有的工業品都緊張,鋼材、鋼管、鋼板更加緊張。
太多建筑公司還在使用毛竹搭建腳手,大量使用木模板,要知道木材一樣的是計劃內物資,一樣的緊張。
三水建筑公司與眾不同,早就全部使用上了鋼管腳手架、鋼模板,連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緊固螺栓等等質量都不錯。
這都是開辟了跟蘇聯的以物易物貿易帶來的好處。
一開始貿易時,三水市換蘇聯的鋼材、化肥、銅材、電解鋁,反正挑值錢的換。
這一兩年由于“江海船舶”建造的海船更多了,幾十艘排水量三四千噸的中型運輸船用來跑錦州港南通港,運力大增的同時節約了運費。
原本利潤不大的廢鋼如今也成為了重點串換的品種之一。
老大哥缺輕工產品,不缺鋼鐵,把他們的廢鋼運回來,其中能夠挑出一半用不著回爐。
舊腳手鋼管、鋼鐵模板和扣件經過除銹重新刷油或者刷防銹漆后,如今全部成為了三水各建筑公司的裝備!
因為從廢鋼中挑選出的腳手鋼管、鋼鐵模板、各種緊固件、扣件太多。
物資局還辦起來一家“建筑物資租賃公司”。
這當然是黃瀚給錢局長幾個物資局頭頭出了金點子。
黃瀚還指點他們收購廢鋼時帶些火腿腸、香腸分給負責裝車的蘇聯工人階級。
請他們盡可能挑腳手鋼管、建筑鋼模板、鋼軌等等能夠再次利用的起吊。
效果很好,運回來的廢鋼裝船時再初步分揀,甚至于達到過一船有七八成都是腳手鋼管和鋼模板。
原本軌跡黃道舟和黃瀚都是物資局下屬單位的職工。
對物資局,黃瀚多多少少存在感情。
因此一直在引導物資局做實體,免得物資價格全面放開時,物資局的十大公司全部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