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這招沒用。
因為在半年前秦淑潔為了早點拿到預付款,也跟對方打了感情牌,還動用了關系網。
然人家一推六二五,七八個主要領導互相踢皮球,沒人回絕,也沒人辦事兒,就這么拖著。
此時角色互換,秦淑潔當然硬起心腸爭取利益最大化。
也算是給這些人一個能夠記一輩子的教訓。
見中方談判代表拿不出實質性的東西,秦淑潔準備以退為進,追問道:
“貴方真的沒有辦法批到外匯了?”
“真的一點點辦法都沒有,部里就給了這么多。”
“那這筆生意我們做不成了。算了吧,以后有機會再合作。”
秦淑潔站起身準備結束談判,她公司的其他談判代表立刻開始收拾桌子上的東西。
“別,千萬別,我們再商量商量。”
“不加價百分之三十,我們公司真的做不下來。沒法商量。”
“我們拿不出外匯,可以拿人民幣,您別急,咱們再談談,總能找得到辦法。”
“唉!其實我有一個更加好的辦法,只不過你們有可能又得請示匯報,保不準一個月都沒有答復。
萬一西方開始禁運,那時候我們根本沒本事把設備弄來。”
中方代表沒有反駁,因為他們都從上級那里得到了消息,知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正在上躥下跳,意圖制裁中國,大家都有被禁運的心理準備。
“您有什么辦法,具體說說唄。”
“我們公司對貴單位進行過資產評估,貴單位拿不出外匯不要緊,可以算股權,我們看好貴單位的前景,對持有貴單位的股權很感興趣。”
“持股?這、這,沒有先例呀!”
“按照資金額度,我們持股比例不會超過百分之二十,根本做不到控股,當然影響不了貴單位的決策。你們好好考慮,我只能給你們三天時間。”
不控股,沒有決策權,僅僅是規范財務接受監督參與經營,分享以后的紅利。
這條件貌似不難接受,領導們立刻給部里打電話請示。
部里也很急,兩個小時后就有了回復,可以讓外資參股,但是要盡可能壓縮他們的占比,一定要把以前沒算進來的資產全部算上。
還有一條最重要,務必讓對方想盡一切辦法,爭取做到設備在十二月底前運達,否則就懸了!
那是領導們又得到了新消息,意識到所謂的制裁調查不會如“東芝事件”那般拖一兩年,估計最遲明年春天這把刀就會落下。
之所以答復如此快,是因為上面認為到了爭分奪秒的時候。
領導們還指示加快談判速度,萬萬不能再浪費時間。
然后資方代表立刻聯系秦淑潔,表示用不著等三天,明天八點鐘繼續談判。
第二天,談判一開始,中方就把估值往高了說,連公路、水路都算投入,只肯承認百分之十的股權。
接下來又旁敲側擊,詢問這些設備有沒有可能今年年底到港?
穩坐釣魚臺的秦淑潔心里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