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稿,莫要重復訂閱,之所以重發,是因為被封禁后修改請求解禁被拒,再次修改提交解禁申請需要兩天后。)
早上,朝陽照耀在一群正在三水市體育場跑步的大學生身上。
黃馨、王麗華、黃瀚、成文閣、王宇、王慧玲、陸瑤、蕭薔、張倩、王麗、康靜、衛紅星等等接近一百人,都曾經是實驗中學的同學。
都朝氣蓬勃健康向上!
黃瀚能夠肯定,他們一個個都會有美好的未來。
這不是妄言,但凡是實驗中學的同學,如果發展得不順,以黃瀚的財力和能力,完全可以幫一把。
中國在高速發展,三水市發展速度僅次于深圳,遠遠高于滬城這座大城市!
這牛吹得是不是有些大?
真正經歷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書友就不會這么認為!
那是因為到了八十年代末,滬城的發展增速反而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
有些書友又會覺得扯淡,難道滬城的發展還會不如內地省市?
發展速度是計算總產值增加的百分比,不是總額,這座城市體量大原本底子厚,增幅自然就小了。
故而在九零年春天,滬城大領導提出開發浦東的構想,得到了總設計師的肯定和支持。
滬城這才迎來了了大發展的機遇,從此后一飛沖天。
三水市發展得好,體現在方方面面,第一體現在城市衛生上。
經過五年努力,三水市城區已經建成了碧水繞老城的景觀帶,實現了歷史和現代融合。
城區消滅了所有旱廁,每一個沖水公共廁所都有專人管理和打掃。
三水市財政談不上寬裕,但是因為經濟總量達到隔壁縣市的二到四倍,故而財政資金水漲船高。
體育館是承擔“激情三水晚會”的場所,今年春天,市里為了解決陰雨天演出的大問題,特意進行了裝修改造。
能夠容納八萬人的體育館太大了,不可能改造成為全室內,但是可以改造成坐北朝南的一部分看臺可以遮風擋雨。
那里有重大體育賽事時是主席臺的位置,“激情三水晚會”演出時是大舞臺所在。
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太快,八八年搶購潮后就從商品短缺邁入商品過剩的時代。
那一年有不少工廠因為市場畸形火爆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誰知退潮后簡直是一片狼藉。
盲目生產造成產品積壓,貨賣不出去,欠其他廠家的材料款當然沒法給,故而三角債的危害愈演愈烈。
太多八八年之前還聲名赫赫的企業剛剛邁入**年就陷入危機。
主要原因就是有些領導拍腦袋決策,要求盡可能提高產值,結果是庫存如山,發出去的貨也賣不動。
這就是八十年代末的普遍現象,每家集體、國營的工廠都歸屬于某個局機關管理,企業的自主權不足。
效益好的單位必須無償幫扶虧損單位,導致效益好的單位難堪重負,漸漸地走向衰落。
然有黃瀚開了掛的三水市截然不同,三水市的各大企業同樣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
但是時間點拿捏得恰到好處,是在八七年和八八年上半年。
八八年下半年就停止了大干快上,轉換成以銷定產、提升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