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黃瀚神奇的布置,讓絕大多數聽話的三水市企業不僅僅躲過了危機,還把危機當成機遇取得良好效益,增強了實力。
所以如今的黃瀚已經是三水市的傳奇,太多企業領導有了難題都希望能夠跟他談談。
宋解放、陳義華等等領導干部一有機會就約黃瀚聚一聚,談天說地、談古論今、談國際形勢、談發展,什么都談。
進入九零年,市場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生活用品由賣方市場完全轉變為買方市場。
新中國大地上又開始時髦一個詞“商戰”!
既然是“戰”,就肯定有贏家和輸家,這時就到了拼實力的時候。
三水市的企業積累了資金實力,減產過程中提升了產品質量,絕大多數是贏家。
以前,雨衣都是家當之一,絕大多數人家沒有,如今塑料雨披已經不算啥,三水市就有生產廠家,一件塑料雨披出廠價才三塊多錢。
舞臺方向可以遮風擋雨,觀眾可以穿雨披看演出,意味著演出完全可以全天候進行,當然,遭遇雷暴大雨除外。
然但凡是雷暴大雨,除非是極端天氣現象,基本上不可能長久,下一個小時就不錯了,大不了等雨停,一樣的可以演出。
黃瀚鼓勵同學們保持聯絡,還經常性約同學們相聚,他其實用不著這些同學資源。
但是能夠肯定,同學們之間是可以互相幫助的。
這么多同學一起跑步,話題太多,從各地小吃能夠聊到東歐形勢。
在南通讀大學的王麗問蕭薔道:“你們在滬城時,也一起跑步嗎?”
“我們天天早上去虹口公園跑一個小時左右。”
“那兒是不是有很多地方在搞建筑啊?”
“還好吧,主要是中山路那一邊。
我們三水市越來越漂亮,如今的滬城破破爛爛的地方多不勝數,總體水平拿我們比差遠了。”蕭薔道。
陸瑤道:“何止是破破爛爛的地方多,關鍵是有些河流的水又黑又臭,連江水都有了一股怪味兒!”
話很不好聽,但的確是事實,**十年代的高速發展犧牲了環境。
想當年黃瀚常駐滬城時,逛外灘,微風吹來不是帶著淡淡的香,而是一陣陣臭味,蘇州河的水已經發黑了。
這也是黃瀚一直要求三水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的原因之一!
事實證明效果很好,體育場河、東灣河、北灣河、陵園河等等原本軌跡被填平的小河,現在已經跟新、老通揚河,中干河、周山河等等大河連為一體,成為繞城水系風光帶。
一大早,就能看到河邊有不少市民在垂釣。
劉曉莉接話道:“都一樣!我們學校那兒破房子也很多,小河也是又臭又臟,瞧上去根本沒我們三水市漂亮。”
王慧玲道:“我們那兒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數我們三水市好,這都是黃瀚的貢獻!”
喲!這話可不能亂說,黃瀚連忙道:
“王慧玲,記住了,這是因為改革開放,因為三水市敢為天下先,因為三水市幾十萬人民群眾出力流汗。
所以才有了如此美麗的三水城。”
“其他人不清楚,我們最清楚,不是因為你,哪有這么漂亮的體育場?哪有大觀園?
哪有東岳廟?哪有舊故里、麻石街?哪有修舊如舊的‘荷風閣’?哪有這碧水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