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生沒有接旨,沉默了一會兒抱拳道:“陛下這么做也不是不可,不過臣這個幽州刺史肯定是干不下了,就請陛下放臣與木蘭回鄉吧,等臣與木蘭成親之后,陛下若還需要臣效力,臣自當侍奉于駕前”。
拓跋健怒斥道:“你怎么就不理解朕的苦衷呢?先是賀多羅帶著一大批將校來給朕擺臉子,逼著朕下旨讓你放人,你現在又要給朕撂挑子,朕這個皇帝是不是在你們眼里什么都是不是?”
趙俊生搞后勤有一套,拓跋健早就知道,在云中金陵大營的時候,所有人的吃喝拉撒都被他管著,愣是沒有出過一點差錯,后來拓跋燾御駕親征柔然,后勤方面也是趙俊生負責的,依然沒有出過差錯。
這次拓跋健決定東征燕國,他第一個想到了趙俊生,因此才早早就任命了趙俊生為幽州刺史,只有把幽州這個進攻燕國的跳板和后勤基地打理好,東征燕國的戰事才能得到足夠的后勤保障。
如果趙俊生撂挑子不干了,換誰能來把這個差事干好,就算是神仙下凡也不可能在短短幾天的時間內掌控幽州上下吧?
趙俊生抱拳道:“陛下,不是臣要撂挑子,臣前腳才判決了這些人的罪行要處決他們,陛下后腳就下旨要赦免他們,這不擺明了告訴天下所有人臣并不受陛下待見嘛,以后幽州上下官員人等還有誰聽微臣的?臣留在這里是不是多余?”
拓跋健道:“朕也知道這樣是委屈你了,可不這么做的話,讓你殺了那一個牙的兵將,勢必會造成軍心動蕩,此時正值東征燕國的緊要關頭,萬萬不能動搖軍中士氣,否則前功盡棄!”
趙俊生道:“臣卻認為恰恰相反,陛下太多慮了,殺了這一個牙的兵將,非但不會引起軍心動搖,還會讓將士們認識到軍法的森嚴,日后不會也不敢再犯!的確,殺三十二個兵將為十一個村民償命看似讓軍方吃了大虧,但是用這三十二個兵將的性命換取幽州百萬子民對陛下和朝廷的效忠,這筆買賣可是賺大了!”
“此前偽帝在幽州另立朝廷,威勢一時無兩,幽州百姓只知天下是偽帝當皇帝,而不知有陛下,如今幽州重歸朝廷中治下只不過一年半載,偽帝朝廷對幽州百姓們的影響并未完全消除,而今官府卻朝令夕改,明明刺史府已經判決生效的案子,卻被陛下一紙詔書推翻,這是要把幽州百姓推到仇恨朝廷的對立面啊,陛下還打算用多少年來收幽州百姓之心?”
拓跋健被趙俊生這番話說得頗為動容,方才已經在心里做好的決定又有了一絲動搖。
趙俊生繼續道:“對于賀多羅那些先帝的舊部老臣,臣以為陛下對他們太過寬容,太過寵幸,以至于他們竟敢公然威逼陛下,對陛下毫無敬畏之心,其罪當誅!”
“這也難怪,當初陛下繼位之時,他們都統兵在外,后來是陛下和臣等用計把他們騙回來,等到他們得知真相已經太晚了,他們表面上不得不接受陛下已經登基的事實,其實心里多少有些不甘心,現在看看他們的表現就知道,這幫人一個個桀驁不馴,陛下若不早做準備,遲早會出大事!”
“陛下,臣以為賀多羅這些人雖然對陛下沒有敬畏之心,但東征大軍的兵卒們對陛下卻是敬畏和忠誠的,陛下只要登高一呼,將士們必然是從者云集,既可以收獲勇士們的效忠之心,亦可震懾那些桀驁不馴之輩!”
拓跋健半響沒有出聲,時間就這樣一點一點過去,一陣微風吹來,殿內的蠟燭搖曳,煩躁之氣盡去。
“趙卿你先回去吧,朕要想想!”
“臣告退!”趙俊生抱拳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