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砍伐隊出動,一顆顆樹木被運到乾軍在涪水南岸的營地里,工匠們開始搭在攻城器械,這一幕被涪縣城墻上的劉宋守軍看得清清楚楚。
原本主張堅守的縣尉此時看到乾軍大張旗鼓的打造攻城器械,就知道乾軍不是嚇唬他們,而是來真格的,當下就有些后悔了。
“看來乾軍是真打算明天就進行攻城了!”
主薄大哭,對縣令道:“縣尊,投降吧,看這架勢,乾軍真的打算攻城了,咱們還有什么值得心存僥幸的?難不成縣尊還真想與家人一起死在這涪縣城里?”
這時,兵士們、民壯們一個個先后下跪,一眨眼之間,城墻上已經跪了一大片。
“你、你們······你們這是逼本官做那不忠不義之人吶!”
縣令被逼得退無可退,只得說道:“也罷,咱們還有一天的時間考慮,若是明日上午在乾軍攻城之前還沒有援兵,本官就下令投降!”
城墻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下午,隨駕的公卿大臣們終于抵達了涪水北岸的營地。
他們在第一時間拜見了趙俊生,鑒于他們一路上顛簸勞頓,趙俊生讓他們先休息。
晚飯后,趙俊生召集隨駕公卿大臣議事。
“據目前我方收集到的消息,整個蜀地有劉宋軍一萬八千人,但大多都分散在各地或被派出去平定、鎮壓流民叛亂,作為蜀地首府的成都府只有三千守軍,綿竹也只有一千人,朕向問問諸位,接下來咱們這仗要怎么打?”
隨駕的公卿大臣于是一個個站出來說出自己的想法,有人主張以快打快,用最快的速度殺到成都城下,攻破成都之后再分散出擊。
還有人主張,先打成都府的外圍,從外到內進攻,等把巴蜀所有地盤都拿下之后,最后再打成都府。
更有人主張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入川的交通要道,扼守咽喉要沖,然后直撲成都府進行圍點打援。
趙俊生綜合考慮了一下,鑒于目前兵力上的不足,暫時決定先以最快的速度打到成都府,以圍點打援的戰術解決劉宋軍在蜀地的軍事力量,這樣可以不必強攻成都府,也不必分兵四處出擊攻打蜀地各城,只需圍住成都府,川蜀各地劉宋軍就會源源不斷來援。
南朝若要興兵增援川蜀,唯一的通道就是走水路,而且還必須從建康發兵,其他各地不是沒有兵,但兵力都比較分散,難以集中,所以從建康出兵增援川蜀所需要的時間可不是一天兩天,從準備糧草到集結兵力開拔,一直到進入蜀地,這最少也要兩個月。
在這兩個月之中,趙俊生有足夠的時間拿下全部川蜀,甚至還能更進一步擴大戰果。
趙俊生思考著接下來的戰略部署,問道:“國師,從關中抽調的第一批兵馬現在到了何處?有多少人?”
“回陛下,應該已經進入漢中地界,第一批大約有兩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