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生看著地圖考慮了一下,下達命令:“傳令下去,命令從關中抽調的各批兵力在歸化集結!給南鄭傳旨,命魯爽前往歸化接收,對先后到來的各批兵馬進行集結整訓,等待朕的旨意!給盧玄傳令,后續糧草要跟上!”
以趙俊生的意思,以現有的兵力要拿下整個川地其實是綽綽有余的,關鍵是要防止南朝方面的反撲,而南朝方面反撲的唯一通道就是走三峽水路入川,所以趙俊生安排把從關中抽調來到兵力全部在歸化集中,由魯爽統帶整訓,一旦發現南朝揮師西進的跡象,就讓魯爽帶兵南下巴渠,再揮師東進進駐巴東擋住西進的南朝大軍。
次日一早,趙俊生再次率軍抵達涪縣城下,大量的攻城器械被抬了出來,數千攻城兵士已整裝待發,隨時可以沖向城墻。
趙俊生騎在馬背上,太陽已經從地平線上升起,這種天氣下,太陽一旦升起,氣溫就會直接飆升起來。
趙俊生不能再等了,下令:“傳令各攻城梯隊,給他們一刻的時間做準備,一刻之后準備攻城!”
命令傳達下去,一長串的號角聲響過,三千余梁州鎮戍軍開始做攻城準備,有人檢查裝備,有人檢查攻城器械,有人進行心理調整。
涪縣城樓上的所有守軍看見這架勢已經都快要急瘋了,而那縣令依然沒有下令投降。
就當主薄準備拿刀砍了縣令時,縣令終于開口下令:“算了,事已至此,死守的確是自取滅亡之道!諸位,跟我下去放下兵器,打開城門投降吧!”
一刻的時間很快就到了,當趙俊生正要下令攻城之時,城門打開了,一些官吏帶著守軍兵將們走了出來,一件件兵器被他們扔在城門口。
“陛下,涪縣守軍投降了!”
趙俊生放下了手,下令:“停止攻城,聶飛虎,你帶人去接收降將降兵,進城接管城池布防!”
聶飛虎頗為失望,直恨這些守將守軍們沒有骨氣,若是堅持一下就好了,他就可以帶兵攻城破城,大功一件就到手了,這些膽小的南朝官吏和守軍簡直是壞了他的好事。
從涪縣到綿竹基本上沒有任何阻擋,距離也不長,趙俊生下令讓楊烈帶三千騎兵以最快的速度直撲綿竹。
楊烈領命,點了三千騎兵,有姜輝這個黑衣衛探子做向導,以最快的速度殺向綿竹。
綿竹的劉宋軍雖說已經得知涪縣已經被乾軍兵臨城下,可沒想到乾軍會來得這么快,這才不到兩天的工夫就被乾軍殺過來了。
綿竹官吏、守軍們從未見過如此龐大數量的騎兵,三千騎兵在這些一輩子都沒有看見過多少騎兵的川蜀官吏和守軍的眼里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當這些騎兵策馬飛奔而來時制造的浩大聲勢直接把他們嚇尿了。
等楊烈帶著三千騎兵抵達綿竹城下,城頭上的南朝旗幟已經被取下,不久城門洞開,官吏們帶著守軍們出城投降。
楊烈沒想到這些劉宋守軍這次這么乖順,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當即派人接收俘虜降兵和城防,又派人去向趙俊生報告此間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