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軍班師了,正在返回長安的途中,這毫無疑問。
一般認為,大軍一旦班師,邊境若是再起風云,想要再回師作戰已不太可能。
原因有二:其一,大軍氣勢已經不再,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其二,將士們都等著班師回朝之后領賞,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將士們是肯定不肯再掉頭回去打仗的。
正是基于以上兩點,宋軍主帥蕭斌才敢迅速渡江反攻,他不怕乾軍掉頭再過來跟他交戰,因為乾軍一旦班師就沒有了進攻的氣勢和士氣,就算勉強掉頭與他交戰也肯定是不敵。
可蕭斌恰恰想錯了,他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趙俊生之所以在這個時候下旨班師就是要讓蕭斌放心大膽的渡江反攻。
也就是說,蕭斌中計了!
趙俊生之所以敢這么干,當然是有所倚仗,在班師的途中,他就下旨一路上把各軍有功將士的賞賜逐一發下去,賞賜給將士們的錢財從哪里來?自然是從攻占的各城池官府府庫和地主豪強那里而來。
宋軍主帥蕭斌認為就算趙俊生很快得到他率軍渡江反攻的消息也不可能讓乾軍提升士氣,也沒有辦法給乾軍大氣鼓勁,因為趙俊生如果不解決賞賜有功將士的問題是絕對不可能把士氣提起來的。
這場仗打了近半年,乾軍又是倉促出兵,各方面準備都不足,仗打到現在,趙俊生手里肯定沒有現錢給將士們發賞賜。
可打仗并非只有支付而沒有進項,乾軍還真有大量的進項,乾軍奪取了宋國大片國土,大小城池幾百座,怎么可能沒有錢財?
趙俊生有足夠的錢財給將士們發賞賜,對于那些立下的戰功足夠升遷的將士,趙俊生一早就讓各軍擬出了升遷名單,一路北返一路頒發任命文書。
因此,乾軍將士們雖然在班師,可士氣卻始終都很高昂。
當宋軍在蕭斌的指揮下渡江反攻的消息傳來時,趙俊生就知道蕭斌入套了。
當天下午,趙俊生就下旨命各軍停下來就地扎營休息,生火造飯,這頓晚飯吃得很早,將士們吃完晚飯就被命令返回營帳休息。
到了戌時,集結的號角聲想起,各軍迅速緊急集合。
營地內燈火通明,趙俊生騎著馬來到高臺上,大聲宣布:“朕收到消息,宋軍趁著我軍班師回朝之際已經渡江反攻,現在他們已經攻破了江岸防線并兵圍江夏城!”
“若我大軍將士們還在江夏,宋軍豈敢如此?他們只會玩這種把戲,看來宋軍還沒有被我們打怕打殘,我們必須揮師掉頭,迅速趕回去解除江夏之圍,并把這幾萬宋軍在逃回江東之前永遠留下,眾將還沒有戰斗的力量和勇氣?”
已經休息好,士氣正高昂的乾軍將士們舉著兵器起身大吼:“有、有、有!”
“殺回去、殺回去······”
趙俊生大聲道:“好,朕命令,一個時辰的拔營準備時間,一個時辰之后各軍集結,依次出發!”
將士們轟然應諾,各自散去做拔營出發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