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周至老縣城。
此地距離西安300余公里,是一個四面環山,風光迤儷、民風淳樸、有著清代遺風的寧靜處所。
群山環抱,海拔1700米,已辟為保護區。
老縣城鼎盛時曾經居民過萬,后因兵匪及官衙遷移,逐漸沉寂人疏,人口不足百戶。
現在村里還不能正常用上電,每天來1-2小時,有時還電壓不穩,家里的電器大多都閑置著。
生活比較簡單、純粹,日出而做,日落而歸。
沒有城市的繁華喧鬧…
這段是我摘抄的‘周至老縣城縣志’…
呂瀟然已經來到這一個禮拜了,剛開始,真的不習慣,因為沒法看手機——信號太差!
手機除了看時間,其它啥用處沒有。
連不上網,手機只是廢物…
幸虧只是來這體驗生活,而不是長期居住,這要是穿越到這種朝代,真不如死了算了…
……
清早,呂瀟然穿好衣裳,還沒洗臉,徑直走進牲畜棚,熟練地用高粱伴著草料喂驢…
三頭黑驢——怕出意外,多備了一頭。
他來周至的目的,就是為了跟這三頭驢子友好相處。
小呂子,城市戶口,家境雖然算不上優越,但也是小康有余。
別說毛驢了,這輩子連耕牛都沒見過幾只…
最開始是村子里的老人教他,后來,他就穿上了品如的衣服,熟練且騷…
低頭瞅了演黑六的那貨,伸手摸了把,溫潤外還帶著些滑膩感…
好羨慕!
聽說康有為六個老婆,為了保住頭上帽子,換了個猩猩的高丸…
可能知道自己跟驢不是一個科目——一個是靈長目科,另一個則是奇蹄類。
這三頭驢,演黑六的最為高大,種驢嘛!
《雙驢記》的故事主線沒改,就是知青馬杰和兩頭黑驢,黑六和黑七…
主線:知青馬杰被下放到秦嶺北麓一個村莊,奉命照料一頭種驢黑六。
因為嫉妒,馬杰虐待黑六,使其喪失生殖能力,最后百無一用而被宰殺。
黑六的兄弟黑七又歸馬杰役使,黑七處心積慮為黑六報仇,企圖傷害馬杰,未果,黑七最后**欲與馬杰同歸于盡,馬杰撿得一命。
故事并不復雜,在民間,這類帶有靈異色彩的動物復仇故事很多。
場景可以放置在中國任何一個歷史時期,以及廣袤國土上任何一個鄉村,只是這個故事發生在“極左”的知青下鄉時代,在被過于強化的意識形態語境下,荒誕色彩立馬出現了。
黑六被“閹割”、被殺死直接源于它的高傲,它屬于極端個體!
在那樣的時代,極端個體是不能容忍的!
當然啦,李大為可以做成簡單的動物復仇,也可以做成政治隱喻。
呂瀟然都接受。
原著擺在那,李大為又不是敷衍的人,再怎么改,即便做成保護動物類型,及格分還是有的。
其實,這兩條思路都不是很好做,因為某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動物復仇很有可能被引申為動物成精,都知道,建國后不許成精;
政治隱喻,那更不好做了——我們可以書本反思,可以寫在歷史教科書上,但就是不許拍成電影!
原著有很多關于‘驢笑’的說法,如果拍了,絕對可以創造出一個詭異而令人戰栗的驢臉的細節;
倘若在某些段落,比方說略微偏離直板的平鋪敘事,采用一定的蒙太奇影像重疊剪接,則又可把“驢笑”的詭異氛圍與馬杰個性受限情緒翻涌的心理活動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