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眾猩猩圍在火堆前。
現在有了陶罐,李小賢就造了一個簡易的灶臺,把陶罐當成鍋拿來煮肉用。
李小賢把恐龍肉放到陶罐里面,然后往里面加一些樹葉和蘑菇,清燉恐龍肉算是完成了。
煮熟之后,品嘗了一下,味道十分的鮮,肉感也是絲滑可口。
可惜沒有調料,味道淡了一點,如果有鹽、醋、醬等一些調料的話,味道就更加鮮美。
李小賢前世是嘗過各種美味,對口味有一些挑剔,但這些大猩猩沒有啊!
對它們而言,燉出來的恐龍肉比烤的還要好吃,特別是肉湯,勝過任何美味佳肴。
滿滿一陶罐的恐龍肉湯,很快就被大猩猩們喝的一滴也不剩。
當初制作陶罐就是為了盛水用,所以做的比較大,底盤的直徑就接近半米寬,高也有半米左右。
這么一大罐就這樣沒了,不得不佩服這些大猩猩,真特么會吃了。
關鍵它們吃完之后還想吃。
李小賢也沒有阻止,讓它們自己動手。
它們模仿能力很強,切肉,裝水,添柴…等等,一步到位,就等恐龍肉熟透。
在等待期間,李小賢走向了巨型迅猛龍尸體前,其肉切開的表面出現了發黑跡象。
除了這個,成還有群結隊的蒼蠅在肉表面駐足。
“這么熱的天,這肉已經開始有腐爛趨勢了,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李小賢摸著鼻梁沉思。
他想到,以現代技術,可以用許多辦法解決防腐。而在技術不發達的時代,對肉的防腐措施,一般是選用冷凍。
可現在身處熱帶,一年四季幾乎都是高溫天氣,想找塊冰根本不可能。
如果有清涼,通風好的場所,也是可以減緩肉的防腐速度。
結合自身所處的環境,這些條件都不符合。
但也沒有難道李小賢。
他想到用煙熏的防腐方法。
在古代,煙熏保藏肉很普遍,煙熏過的肉,也成熏肉,味道鮮美,不影響口喊。
煙熏的方法很簡單,有火,有木材就可以了。
不過想要增加煙的濃密度,木屑最佳,這一點對李小賢來說不怎么有影響。
他用煙熏的目的就是為了防腐。
氣體的熏煙一旦形成,大量的反應也就開始了。
熏煙中可以分離出300多種化學物,其中分離出來的甲醇對肉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有機酸可以使肉表面形成較致密、結實、有彈性的凝結蛋白層,可以預防熏肉的干裂。
在煙熏開始之前,需要把恐龍肉一塊一塊分成長條,擺成一排排。
巨型迅猛龍體形龐大,不是什么小野豬,處理起來,工作量很大。
憑李小賢一個人要花費很多時間,所以只能叫上大猩猩們幫忙了。
燉恐龍肉要接近兩個小時才能熟透,空出的這段時間剛好可以處理龐大的切肉工程。
李小賢把雄猩猩們召集過來,示范切肉流程,它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示范了兩三遍就能夠獨立上手。
有三頭雄猩猩的幫助,李小賢就能空出手來去搭熏肉的木架。
巨型迅猛龍的體形這么大,一個木架肯定裝不下,李小賢就準備了十個架子。
每個架子所用的樹木都有成年人大腿般粗,完全可以承受百來公斤左右的重量,完全可以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