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這一通說道,所散發的語言,好像形成了一種規則,猶如一個講道場所,一時間,讓在場的眾人皆陶醉于聽道中。
就連張天浩也沒能幸免,而且收獲還不錯。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者。此承上章而言,如此清靜無為,可返先天。既返先天,漸次以入真道。真道者,非三千六百旁門,九十六種外道之比也。此為先天大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道也。
道也者,大矣哉!果何物也?曰:無極而已矣。夫無極真道,自古口口相傳,不敢筆之于書,恐匪人得之,必遭天譴。雖然書中藏道,必是喻言,隱母而言子,隱根而言枝,概是借物闡道,張冠李戴是也。余亦不敢明洩,將此真道,微露大概,以作訪道之憑證,不至誤墮旁門也。
真道者,乃生身之初是也。得父之精,母之血,二物交合,精為鉛,血為汞。鉛投汞,名乾道而成男;汞投鉛,名坤道而成女。半月生陽,半月生陰,由此而五臟,由此而六腑,由此周天三百六十五骨節,由此八萬四千毫毛孔竅。先天卦氣以足,瓜熟蒂落,一個筋斗下地,啼一聲,先天無極竅破,而元神元氣元精從無極而出,分為三家。乾失中陽以落坤,坤變坎;坤失中陰以投乾,乾變離。先天乾坤定位而變成后天,坎離火水未濟也。從此后天用事,凡夫之途也。
若有仙緣,訪求返本還原之真道。這真道,先點無極一竅。此竅儒曰:至善,釋曰:南無,道曰:玄關,異名頗多,前篇先已剖明。要用六神會合之功,守定此竅,久守竅開,元神歸位。復用九節玄功,名為金丹九轉,抽爻換象,扯坎填離,奪天地之正氣,吸日月之精華,用文武之火候,修八寶之金丹,日就月將,圣胎漸成。和光混俗,積功累德,三千功滿,八百果圓,丹書下詔,脫殼飛升,逍遙物外。天地有壞他無壞,浩劫長存,故曰金剛不壞之體也。不枉出世一場。雖然如此好處,必要真師口傳心授,務要立生死不退之心,方可穩當矣。
元始天尊詩曰:
清靜妙經本自然,得明真道悟先天。
金丹一服身通圣,隨作逍遙閬苑仙。
靈寶天尊詩曰:
清靜真言卻不多,內中玄妙少人摩。
此身有盞長生酒,請問凡夫喝過么?
降生天尊詩曰:
清靜后逢正子時,一輪明月現江湄。
此中真道于斯覓,借問諸君知不知?
道以中和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萬物萌芽,華果熟成;國家合和,天下太平,萬物安寧;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慶。賢者深思念之,豈可不和。天地不和,陰陽失度,冬雷夏霜,水潮不調,萬物乖性,華英焦枯;國家不和,君臣相詐,強弱相凌,夷狄侵境,兵刃交錯,天下擾攘,民不安居;室家不和,父不慈愛,子無孝心,大小忿爭,更相怨望,積怨含毒,鬼神錯亂,家致敗傷。此三者之殃,由不和故也。天地不和,陰陽錯謬,災及萬民;室家不和,忿怒相加,以致禍殃。諸賢者所以反覆相解,恐人非法,騁行過惡,不能變悔,或快怨望,其過益深。故重丁寧。皆當用心,轉相勸進,除往日之惡,修當今之善。德行合道,體定神安,喜怒不介於心,惡言不發於口,丑聽不聞於耳,色利不視於目,貪欲不專於意。修行正身,真炁來附,邪炁皆去,過惡悉除,善福自至。奉道不可不勤,事師不可不恭,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己身不可不寶,教戒不可不從,同志不可不親,外行不可不改,虛實不可不明,言語不可不慎,禍不可不防,明者不可不問,愚者不可不教,仁義不可不行,施惠不可不作,孤弱不可不恤,貧賤不可不濟,厄者不可不度,惡事不可不避,**不可不絕,財利不可不遠,惡人不可不化。賢者深思念之。人行不能與法戒相應,欲求天佑,難矣。修善得福,為惡罪至。罪至不能自責先日之過惡,乃呼今身奉道之無益,怨望皇天,猶豫前卻,移心他念。群輩相習,祆惑萬端。結黨相隨,導趣邪偽,陷入奸非。愚人無知,為行如此,去道遠矣。道之弘大,方圓無外,天網羅人,人處其中,如大網捕魚,魚行網中,豈知表有網也?牽網便得,放網乃脫。人不知真道之大,如魚不知網也。愚人或欲舍真逐偽,事卒有效,則不能久,叛道者即不受罰。大道含弘,愛惜人命,聽恣其意,隨其所欲快心,后當自悔。此上道深遠,非愚俗所能明也。大道之視人,如母之於子;大道好生惡殺,終不殺人。惡人為惡而不止者,自有司過記其惡事,過積罪滿,司殺者伐之,道終不殺人。諸賢者欲除害還正,當勤奉教戒,不可違也。道以無為為上,人之過積,但坐有為。大道無為,故能長存。天地法道無為,與道相混;真人法道無為,故致神仙。道之無為,無所不為。人能修行,執守教戒,善積行著,功德自立,身與天通,福流子孫。賢者所樂,愚不欲聞。學者當勉力勤行也。
凡受教戒,奉而行之,上得神仙,中得倍壽,下得延年,而不橫夭。違吾師教者,不盡其壽而橫夭天年。痛哉,賢者何不修善以反長生乎?雖不及中德,當修下德,治身世間,斷絕愛欲,反俗所行,則與道合。一不得淫泆不止,志意邪念,勞神損精,魂魄不守,正去邪前,疾病害人;二不得縱情喜怒,積怨發憤,揚聲罵詈,誓盟咒詛,呼天喚地,驚動鬼神。故犯不止,積怨在內,傷損五藏,以此自傷,病不可治。有奉道者,身中有天官吏兵。若人數犯,吏兵上白天曹,言人過失,過積罪成,左契除生,右契著死。過少者罰身,罪多者殃逮子孫;三不得妄含毒害,嫉妬於人,常懷惡心。心為五藏之主而專憂喜事。此一神不安,諸神皆怒,怒則相克,最不可犯。犯之不止,其殃害己;四不得穢身長濁,飲酒迷亂,變易常性,任情無防,不知官禁為惡,不知君父為尊,罵詈無端,反逆不順。故天降其殃,身受禍患;五不得貪求財貨。財貨糞土,隨時而用。下古世薄,但貪財寶,專念求利,得所欲者,心懷歡喜,不得所欲,怨恨恚心。忿爭一起,兵刃相賊。貪欲愛財者,害身之讎,身沒名滅,何用財為?聞戒順從者,翕然稱意,言不可犯。背戒向利者?忽然復動,有履冰之險,蹈空之危,大命傾矣。險敗而欲悔,罪定而稱善,過以滿積,天道不救。財寶**,陷身之災,賢者遠之,愚者樂之。賢者坐起寐臥、舉動行止,深用自戒,身無變動,其福報矣。
李衍對于自己的講道能力還是蠻有信心的,相信以后沒事這樣講講道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這一講,又是小半天時間。
不過,當眾人從陶醉中醒來時,還沒來得及體會自己的收獲呢,就發覺附近的變化了?
“那是什么?”
“我去,怎么這么多魔物?”
“地震了嗎?”
在他們周圍,出現了很多魔物,但它們好像在懼怕什么,沒敢再往前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