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功利境界。
有些人,會為了利己而主動去思考和做事,雖然未必不道德,卻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
有的人,已經超越了自身,而開始考慮利人,譬如為了道義、公益、眾生福祉而去做事。他們的眼界已經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間,胸中氣象和站立高度已經抵達精神層次。
四是天地境界。
當一個人的視野放到了整個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萬物根本,他就抵達了天人合一。這時他就已經不需要動腦子了,因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腦子,已經事事洞明,就像電腦連接到了互聯網。這種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開。想開到什么程度,則決定于人的視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人處平地,到處都會遮眼阻路;人登頂峰,世間便能一覽通途。
這就是想得開的秘密——眼界大了,心就寬了;站得高了,事就小了。想不開,往往都是畫地為牢、作繭自縛。眼光和思維所涉及的面,盡量往大了走、往高了去,則是人人可以努力靠近的。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開,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帶著佛家的出世心態,憑著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業。
這也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關于頓悟,與這些都息息相關。
而李之所以又一次頓悟,來源于天地,,來源于被他勸服的十二生肖。
畢竟要是十二生肖真的沒了,不說對九州的影響如何,,,單是沒了十二生肖屬性的融合,就足以讓九州退出這片宇宙的中心。
自然,有功于九州大地,而九州大地也在回饋著報酬給李衍。
這一番頓悟,李衍感覺自己又進入了一種玄妙的境界。
看不清,摸不透,想不到。
虛有虛無的。
……
李衍從頓悟中醒來時,發現自己已然來到了一個有點熟悉的地方。
這里是一座宮殿,李衍也來過這里。
本來他還以為,畢竟要是有外力干擾,自己肯定不能沉浸于頓悟中。
不過來到這里后,倒是明白了,以曦的能力,悄無聲息,不打擾到他,把他弄到這里來,應該沒什么問題。
要不然自己為何會在輪回之城中。
沒錯,他現在已經在輪回之城中,也就是曦的地盤中。
而這里,他也只是有幸來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