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讓人給李世民沏了一壺大紅袍,笑瞇瞇地將書畫打開給李世民看。
李世民笑了笑,喝了一口茶,覺得齒頰生香,隨意問道:“你怎么沒去找老牧啊?你不是和他很熟?”
老方擺了擺手,說道:“老牧雖然精通的是玉器瓷器以及古幣之類的東西,但是他對書畫可不如你啊?不然一幅吳道子的畫作,怎么李先生這么有緣,能淘到手里?說到底還是李先生對于書畫的鑒賞能力強。”
“老方?你們忙什么呢?”
魏渭這時候進來,見老方正在和李世民有說有笑,不由問道。
“你來得正好!李先生在幫我鑒賞畫呢。”老方邊和魏渭說話,邊讓魏渭坐下。
見李世民這時真的戴起了白手套,他笑道:“哦?老方!總聽你吹噓自己古董鑒賞能力多么多么厲害,合著都是請別人來看畫啊?”
“你呀?哈哈...”
見二人相談甚歡,但眼睛都看著自己。李世民將畫完全鋪開以后,向老方招了招手。
老方和魏渭對視了一眼,走到李世民身邊。李世民看著老方說道:“這是《步輦圖》?”
“《步輦圖》?”老方露出疑惑的表情。
李世民微微搖頭,眼中陷入回憶地說道:“《步輦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內容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
唐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祿東贊向大唐求親,第二年到達長安。由于當時大唐帝國國泰民安,各民族友好相處,因此,當時竟有五個兄弟民族的首領向大唐求親,太宗很是為難。
最后,想出一個平等競爭的辦法:請五位大使參加考試,誰考勝了,就把公主嫁給誰家的首領。當時出了五道難題,吐蕃使臣祿東贊過關斬將,一路領先,最終取得了勝利。
太宗當時非常高興,心想:松贊干布的使臣這樣機智、聰明,松贊干布自己更不用說了。于是,決定將文成公主嫁予吐蕃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傳到吐蕃以后,吐蕃人在很多地方都準備了馬匹、牦牛、食物和飲水,決定隆重迎接;松贊干布親率歡迎隊伍由拉薩出發直奔青海迎接。
松贊干布高興地說:‘我今天能娶上國大唐公主,實在榮幸。我要為公主建造一座城,作為紀念,讓子孫萬代都要與上國大唐永遠親和。’他按照唐朝的建筑風格,在拉薩修建了城郭和宮室,這就是現在的布達拉宮。”
老方震驚地看了看畫中人物圖景,嘴角微顫地問道:“這真是閻立本的畫?”
閻立本(約601~673),中國唐代畫家兼工程學家,善畫道釋、人物、山水、鞍馬,尤以道釋人物畫著稱,除了擅長繪畫外,而且還頗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間畫家,官至宰相,漢族,雍州萬年(今陜西省西安臨潼縣)人,出身貴族。
魏渭雖然不知道閻立本是誰,也不知道什么《步輦圖》,但是看老方的表情,以及李世民所說出的背景,也不禁心里面嫉妒,“難道真讓老方撿到寶了?聽著這背景故事,這東西要是真的,可是值不少錢啊!”想到這里,他看了一眼年輕不像話的李世民,心里暗暗思索,要和其打好關系。畢竟有一個古董大師,幫忙鑒鑒寶,沒準一個古董都比自己賺好幾年還要多。